地名:官莊畬族鄉 | 隸屬:上杭縣 |
區劃代碼:350823211 | 代碼前6位:3508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轄區面積:約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上濯村 | ~201 | 村莊 | 上濯村位于我鄉西北邊,東與通賢鄉漢溪村相鄰,南與蕉坑村相伴,西與紅石村相連,北與長汀宣成泮溪村相接。全村有兩個自然村,轄9個村民小組,共1025人,擁…[詳細] |
下濯村 | ~202 | 村莊 | 下濯村是官莊畬族鄉較邊遠的一個山區行政村,北與長汀縣接壤,東與本縣通賢鄉毗鄰。濯坑溪自北流西而過,全村現常住人口223戶,905人,耕地面積330畝,…[詳細] |
蕉坑村 | ~203 | 村莊 | 蕉坑村是汀江河的源頭村,也是革命基點村。位處官莊畬族鄉的東北部,與通賢鄉的漢溪村。障云村毗鄰,是一個山多田少偏僻的山區行政村。該村現有5個村民小組,總…[詳細] |
龍牌村 | ~204 | 村莊 | 龍牌村地處官莊畬族鄉北端,是官莊鄉最邊遠的山區村,素有官莊“北大門”之稱,東與長汀縣宣城鄉相接壤,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山區行政村。全村現有8各村民小組,3…[詳細] |
龍角村 | ~205 | 村莊 | 龍角村地處上杭縣官莊畬族鄉北端,位于汀江河畔,距集鎮8公里,與長汀縣羊牯鄉依山相連。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256戶共1263人,烤煙是我村的主要支柱產業…[詳細] |
紅石村 | ~206 | 村莊 | 紅石村位于上杭縣官莊畬族鄉回龍大橋東面,轄5個村民小組1千多人口,有自然村3個,黨員42人。近年來,在上級黨政及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該村經濟社會發展…[詳細] |
回龍村 | ~207 | 鄉中心區 | 回龍村地處官莊畬族鄉的北端,汀杭公路穿而過,閩贛公路經武平長汀到此交匯,成立汀、杭、武的交通要地,新建的回龍電站截流汀江,用于灌溉和發電,戶戶通電話、…[詳細] |
朱堡村 | ~208 | 鄉中心區 | 明初為朱子坑,清朝末年認為朱子坑的名稱不夠確切,因四面高山,圍繞著村子,似碉堡一樣,村周圍山上蘊藏著石灰石,產量多,收入大,好似得到珠寶,因諧音故改名…[詳細] |
官莊村 | ~209 | 鄉中心區 | 官莊村地處官莊畬族鄉中心地帶,是集鎮及鄉人民政府所在地,杭莊公路貫穿南北,汀江河穿過全境,是行政、教育、衛生、文化中心、設有郵政支局、信用社、供銷社、…[詳細] |
福泉村 | ~210 | 鄉中心區 | 福泉村地處官莊畬族鄉西南片,是集鎮及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行政、教育、衛生、文化中心,設有信用社、供銷社、供電所、煙草站、衛生院、民族中學等機構。全村現…[詳細] |
貴和村 | ~211 | 村莊 | 貴和村位于上杭縣官莊畬族鄉的西南部與武平縣的新化村毗鄰,是一個山多田少的行政村。現有1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420戶1718人,其中黨員44名。現有山…[詳細] |
新風村 | ~212 | 村莊 | 新風村地處官莊畬族鄉西南片,是全鄉重要的少數民族行政村,全村轄3自然村,共2369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33﹪。為進一步宏揚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自…[詳細] |
七里村 | ~213 | 村莊 | 七里村地處我鄉最南端,距集鎮3.5公里,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331戶1549人,耕地面積981畝,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少數民族貧困村,是我鄉主要產糧區…[詳細] |
璜頭村 | ~214 | 村莊 | 璜頭村地處官莊畬族鄉的西南部,是一個邊遠的少數民族村。東鄰七里村,北接新風村,南倚珊瑚鄉華竹村,西與武平縣中堡鎮新化村相毗鄰。全村156戶,720余人…[詳細] |
德康村 | ~215 | 鄉中心區 | 德康村地處官莊畬族鄉的東部,汀江河穿流而過。戶戶通電話、通有線電視。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有常住人口2881人,是全縣第三大的行政村,土地面積3.8平方…[詳細] |
樹人村 | ~216 | 鄉中心區 | 樹人村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母親河——汀江東岸,東與本鄉新民村相鄰,沿紅色路線通往著名的革命老區才溪鎮,南北分別與本鄉曾泗村和德康村毗鄰,全村轄21個村民小…[詳細] |
新民村 | ~217 | 村莊 | 新民村位于官莊畬族鄉東南部,東與才溪鎮才民村相接,西與本鄉樹人村相鄰,轄有1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113戶人,有黨員24人。95.7%為少數民族居…[詳細] |
曾泗村 | ~218 | 村莊 | 曾泗村地處官莊畬族鄉的東南部,汀江河畔,東與才溪鎮溪西村相毗鄰,北接樹人村,南連才溪鎮曾坑村,西與七里村隔河相望,是一個邊遠的少數民族村。全村184戶…[詳細] |
地名由來:
宋元,明清時屬平安里里,在藍屋圩為過往官員設莊迎送,故名官莊。
基本介紹:
官莊位于上杭縣西北端,為長汀、上杭、武平三縣交界地。是閩西僅有的兩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北接長汀縣宣成鄉羊牯鄉,西連武平縣桃溪鄉,東與上杭縣才溪鎮、通賢鄉接壤,南與珊瑚鄉山水相依。面積123平方公里,是三縣交界的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為上杭縣四大圩場之一。距縣城58公里,距龍巖市區123公里。
【歷史沿革】
建制于元順宗20年。(1352年)清為平安里,清末改為官莊,因當時清朝在官莊鄉藍屋驛設有接待站,接納來往-膳宿,故名官莊。1949年至1956年仍舊稱平安區。1958年改為官莊公社。1984年復稱官莊鄉。1988年,經龍巖地區行政公署批準為官莊畬族鄉。1987年分官莊
榮譽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官莊畬族鄉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官莊畬族鄉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新屋下藍氏民居位于官莊畬族鄉樹人村新屋下,建于清代,坐南向北,三進三列民居建筑,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通進深34米,通面闊32米,磚木結構,中廳抬梁式木構架,上廳穿斗式木構架,夯土地板,
回龍天后宮位于上杭縣官莊畬族鄉九大村。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清咸豐年間(1831—1861)重修。坐西南向東北,瀕臨汀江,由門樓、前廳和主殿等組成,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石砌門樓,
歷史沿革:
宋元,明清時屬平安里,在藍屋驛設驛站迎送官員,得名官莊;清末稱官莊里;民國平安鄉;1949年解放后屬平安區;1956年劃入才溪,屬才溪區公所;1958年3月撤區并鄉分為官莊、回龍、珊瑚3個鄉,同年9月三個鄉合并為平安鄉,同年10月公社化稱官莊公社;1961年設官莊工委,轄官莊、回龍、珊瑚、樹康公社;1965年撤銷工委,四個公社合為官莊公社;1968年稱官莊公社革委會;1980年稱官莊公社管委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