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芬村 | 隸屬:太拔鎮 |
區劃代碼:350823113209 | 代碼前6位:3508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早期有張、溫兩姓在此開基,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出爐,張芬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張芬村位于太拔鄉的東部,西南方分別與院田村、雙康村相接,東面與鮮水坑村、大地村毗鄰,北部與彩霞村相連,距鄉政府所在地約7公里,共有下張芬、北坑里、炳星源等4個較大自然村落,下轄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468戶2046人。總的看到該村自然環境優美,水力資源豐富,黃潭河支流儒溪穿村而過,境內有小(二)型水庫一座----張芬水庫,水電站兩座(張芬水庫電站裝機800千瓦,湖子坑電站裝機300千瓦)。現有山林面積1.8萬余畝,其中竹林面積5000多畝。境內原生態植被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82%,年平均氣溫22度,年平均降雨量1650毫米,無霜期280天左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山地海拔在380—600米之
歷史沿革:
清屬勝運里;民國時為張芬保;1949年解放初屬星太區芬霞村;1952年為芬霞鄉;1956年設紅建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設張芬大隊,屬愛國公社芬霞管理區;1961年稱太拔工委芬霞公社張芬大隊;1965年太拔、芬霞、大地合并為太拔公社,仍稱張芬大隊;1968年稱太拔公社革委會張芬大隊革領組;1980年稱太拔公社管委會張芬大隊管委會;1984年稱太拔鄉張芬村民委員會;2014年稱太拔鎮張芬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張芬村附近有龍巖市古田旅游區、古田會議舊址、才溪鄉調查舊址景區、梅花山·華南虎園、毛主席紀念園、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等旅游景點,有上杭槐豬、上杭烏梅、杭晚蜜柚、上杭蘿卜干、下都沙田柚、南陽糍粑等特產,有閩西(上杭)傀儡戲、龍巖田公元帥信俗、上杭女子五枚拳、上杭龍燈舞、上杭竹雕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