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龍巖市 > 上杭縣 > 中都鎮

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中都鎮

[移動版]
地名:中都鎮隸屬上杭縣
區劃代碼:350823102代碼前6位:350823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閩F
長途區號:0597 郵政編碼:364000
轄區面積:約15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8021人
人口密度:約53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20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永聯村~201村莊
永聯村東與富光村毗鄰,西至登江橋與臨城鎮上登村接壤,距縣城16公里,南與軍聯村毗鄰,北至三元嶺寶塔下,村落面積6平方公里。現有323戶,1335人,轄…[詳細]
富光村~202村莊
富光村座落于中都鎮的北部,汀江的西岸,東臨廬豐鄉中坊村,北接臨城鎮的黃竹村。全村共有453人,村民小組2個,擁有耕地205畝、林地面積5329畝,其中…[詳細]
長徐村~203村莊
長徐村 位于中都鎮東北部,轄上徐、長塘、下徐三個自然村, 5村民小組,126戶 ,546人 。全村土地面積9600畝,耕地面積550畝,山林面積860…[詳細]
軍聯村~204村莊
軍聯村位于中都鎮北部,東與長徐村接壤,北與永聯村相鄰,西南與陳和村相連,距中都集鎮12公里。村落面積約5.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9萬畝、耕地1823…[詳細]
陳和村~205村莊
陳和村東與長徐村接壤,南與田背村相連,西與武平縣象洞鄉毗鄰,北連軍聯村,距中都集鎮4公里.村落面積3.2平方公里。全村農業人口1136人,分6個自然村…[詳細]
田背村~206村莊
田背村東接由安村,南與羅溪村、蛟騰村交界,西與武平縣象洞鄉泰山村相連,北連陳和村。距集鎮一公里,村落面積15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1767人,459戶,…[詳細]
羅溪村~207鎮鄉結合區
羅溪村現有9個村民小組,258戶,1039人,黨員41人,耕地858畝,山林2113畝。當地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村民除搞好糧食生產…[詳細]
蛟騰村~208村莊
蛟騰村位于中都鎮西部,與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接壤,現有6個村民小組,140戶,509人。全村耕地面積736畝,山林面積6830畝,黨員26名。群眾以生豬…[詳細]
興坊村~209村莊
興坊村位于中都鎮西南部,面積約5平方公里,有五個村民小組,168戶,688人,農田面積660余畝,山林面積6200畝,毗鄰廣東省蕉嶺縣,出省通道中寨公…[詳細]
饒坊村~210鎮中心區
饒坊村是中都集鎮所在地,村落面積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3畝,山林面積1673畝,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133戶,450人,黨員37名。饒坊村認真貫…[詳細]
親睦村~211村莊
親睦村東臨睦鄰村,南與古坊村接壤,西連饒坊村,北靠由安村,加上境內的中都中學校址,構成一朵梅花形的圖紋, 村部建在村中心,設在村部的老年活動室常年聚集…[詳細]
由安村~212村莊
由安村現有人口740人,178戶,轄四個自然村,七個村民小組,東與睦鄰村接壤,南與親睦村、田背村交界,西與陳和村相鄰,北與長徐村相接。全村大致呈“一”…[詳細]
古坊村~213村莊
古坊村位于中都鎮東南部,地處汀江西畔,東面至汀江河岸,南面與復興村、仙村村相鄰,西與親睦村接壤,北與睦鄰村交界,距集鎮2.6公里。村落面積3平方公里,…[詳細]
睦鄰村~214村莊
睦鄰村位于都康、古基、古坊、由安村的中央,離汀江河畔約4公里,距縣城30公里。東與古基村相連,南和古坊村相鄰,西接由安,北和都康相連,面積約8平方公里…[詳細]
都康村~215村莊
都康村位于汀江西岸,三面環山,東與廬豐鄉豐濟村一河之隔,西與睦鄰村接壤,北與長徐村毗鄰,南接古基村,離集鎮5公里,中廬公路貫穿全村。全村轄3個自然村,…[詳細]
古基村~216村莊
古基村位于中都東部,離集鎮5公里,東與廬豐鄉僅汀江一河之隔,南與古坊村、西與睦鄰村、北與都康村相鄰,村落面積3.8平方公里。現有101戶,406人,轄…[詳細]
瑞香村~217村莊
瑞香村地處中都西南部,東南靠黃店村,西南與廣東蕉嶺接壤,南連下都象欄,西北靠興坊、羅溪,距集鎮3公里,交通便捷,杭都公路宛如一條銀色長龍串村而過。全村…[詳細]
黃店村~218村莊
黃店村面積約8平方公里,現有691人177戶,轄2個自然村,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785畝,林地面積3640畝,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黃店村面積小,人…[詳細]
仙村村~219村莊
仙村村位于中都鎮南面,距集鎮5公里,村莊座落在群山環抱之中。有9個村民小組,204戶,814人,黨員36名,耕地面積1214畝,山林面積8759畝。 …[詳細]
復興村~220村莊
復興村座落于汀江河畔東南方向.東與下都鄉璜溪交界,西與仙村村交界,南與下都鄉新寨村交界,北與古坊村相連,離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是福建棉花灘電站庫區移民…[詳細]

地名由來:

據傳說在明末清初年代,當地幾個紳士集資捐款在興寨崗南面的陳家祠興建了一個叫“瓜墩圩”。100多年后又有人在瓜墩圩不遠的興寨崗下建了一座文館,文館建成后像座小都城,故有中都之稱。以后按地勢和水流方向又劃為上都、中都、下都。

基本介紹:

中都鎮位于上杭縣西南部(東經116度26分,北緯24度52分),是閩、粵二省四縣的山區結合部,東靠上杭廬豐,北連武平,南與下都毗鄰;西與廣東梅縣、蕉嶺接壤,是上杭距廣東最近的鄉鎮,它東西寬13公里,南北長24公里,轄區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8萬畝,森林覆蓋率69%,耕地面積1.9萬畝,漁業水面1385萬畝。

全鎮在2002年未有5174戶,18920人,計生率98.9%,人口自然增長率4.92‰,居民以漢族為主,有部分畬族(約5%),流行客家方言,現有20個行政村,151個村民小組。水陸交通方便,村村通公路,汀江河在本鎮東邊由北向南流經6個行政村,杭都公路貫通10個行

+查看詳細中都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中都鎮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2年4月,中都鎮入選2022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中都鎮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中都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云霄閣

中國式的比薩斜塔——上杭中都云霄閣始建于1522—1566年間(明嘉靖年間),屬于外斜內正的建筑結構。-游客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觀察該樓,樓均向相反的方向傾斜,400多年來無人能解其中之奧秘。該

存耕堂

存耕堂“存耕堂”是一座具有客家傳統特色的古代大型建筑物,建于公元1716-1781年間(清代乾隆后期)總面積達1.3萬余平方米,是中都鎮現存占地最大、保持完好的民房。清代曾與“三立堂’(已紀

上杭三元塔

三元塔位于龍巖市上杭縣中都鎮永聯村。又名周公塔,明天啟七年(1627)建,系巡道朱大典路過此地,祈禳本鄉文運興隆,捐資倡建。塔七層八角,樓閣式磚木結構,高26米,一層內空高2.3米。條石塔基

由安善書堂

由安善書堂位于中都鎮由安村由正路55號,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占地面積650平方米,坐北朝南,土木結構,三進三列式民居。通面闊19米,通進深25米,有大小廳堂6間、大小房間22間,內飾

饒坊文光大院

饒坊文光大院位于中都鎮饒坊村新星路1號,建于清代康熙年間,占地約1200平方米,坐北向南,土木結構圍屋式建筑。通進深40米,通面闊30米,懸山頂,四進三列,主座依次有外大門、內坪、內大門、門

+查看更多中都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宋元時屬來蘇團,明清時為來蘇里;民國時期里改區為南一區、南二區、南三區;1936年間為第一區,下設上都、中都、龍文三個聯保處,共64個村保,后又合并為鄉;1944年又分為上都、中都、龍文三個鄉;1949年解放屬來蘇區;1950年6月屬第十二區;1953年普選后下轄行政村為鄉;1956年小鄉合并為上都、中都、蘇平、下都四個大鄉;1958年大鄉合并為東風公社;1961年又分為上都、中都、蘇平、下都4個

+查看詳細中都鎮歷史沿革>>

劉振球

福建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劉振球同志是福建省上杭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排長、連政委、團副政委,八路軍營教導員、團政委,東北民主聯軍東滿護路軍司令部政治部主任,


還有1個地名與中都鎮同名:

以下地名與中都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在线观看国产激情免费 | 最新国产区在线 |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亚洲Aⅴ免费午夜视频 | 亚洲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