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黎舍村 | 隸屬:和平鎮 |
區劃代碼:350781108205 | 代碼前6位:3507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此地昔有一棵大梨樹,張姓家譜記載梨舍,后演變今名。
基本介紹:
黎舍村是2011年邵武市文明村。被邵武市委、市政府、市-授予協同獎的光榮稱號、在1998年6月22日抗洪救災搶險戰斗中,黎舍村黨支部被邵武市委、邵武市人民政府再次授予“6.22”抗洪救災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位于東經117°20′19″,北緯27°13′49″。是城郊、沿山、大埠崗、和平四個鄉鎮的交界地段,東至城郊鎮隔應寺距縣城32千米,西至交山橋距和平鎮10千米,北連沿山鎮三元村,南鄰大埠崗鎮李源村。
黎舍地名的由來是村旁建有雕刻花紋圖案的橋亭,黎舍村部所在地花橋、故名,為村委會所在地。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560戶,1871人。另有流動人口126人。境內地形以山區為主。
歷史沿革:
明、清屬永城上鄉為四十三都。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坎頭聯保。
1950年設黎舍鄉,1958年設黎舍大隊。
1984年改為村委會,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黎舍村附近有和平古鎮、天成奇峽景區、邵武云靈山、邵武瀑布林生態旅游景區、福建花千谷莊園景區、衛閩迷宮小鎮等旅游景點,有邵武碎銅茶、邵武蜜桔、邵武筍干、腳跟糍、邵武小瓜子、南海金蓮等特產,有邵武儺舞、邵武三角戲、邵武長門、邵武河坊搶酒節、宜坊過火節、包糍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