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拿口村 | 隸屬:拿口鎮 |
區劃代碼:350781105214 | 代碼前6位:3507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明設水馬驛,因舊有碼頭九座,是閩北地區通商口岸,方言中“碼”“拿”諧音,故取名拿口。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拿口村為2022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拿口村上榜。
基本介紹:
拿口一居村位于富屯溪旁,距316國道2公里,離市區37公里。全村林地面積2.1萬畝,其中歷史撥交國有林1.2萬畝,有水田3500畝。全村共有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876戶,人口3072人。現有村兩委班子成員7人,共有黨員81人(其中預備黨員2人),有村民代表45人,村集體年收入10.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6980元。
近年來村黨支部始終以開展創先爭優促發展、以人為本增收入為載體,以創建五好村為目標,從實施農村“五要”工程和“168”黨建工作模式或村級規范化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深入拓展“南平機制”,重大事務做到“一事一議一理事”,并成立了村財務監管理事會、平安建設理事會、林
歷史沿革:
1956年屬拿口高級社,1958年成立拿口公社,設拿口大隊,1984年改設拿口第一居委會,1985年更名為拿口居委會,2002年改名為拿口第一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10月改為拿口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拿口村附近有和平古鎮、天成奇峽景區、邵武云靈山、邵武瀑布林生態旅游景區、福建花千谷莊園景區、衛閩迷宮小鎮等旅游景點,有邵武碎銅茶、邵武蜜桔、邵武筍干、腳跟糍、邵武小瓜子、南海金蓮等特產,有邵武儺舞、邵武三角戲、邵武長門、邵武河坊搶酒節、宜坊過火節、包糍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