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乾村 | 隸屬:水北鎮 |
區劃代碼:350781101201 | 代碼前6位:3507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方言指大片的山塝為墘,村旁有大片山塝,故名。
基本介紹:
大乾村簡介
水北鎮大乾村位于邵光交界處,316國道、鷹廈鐵路貫穿境內,系水北鎮最偏遠的行政村之一。全村總面積64.5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積7.5萬畝,生態公益林面積2.34萬畝,森林覆蓋率77.5%。轄9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共347戶1309人。全村共有黨員45名。擁有森林面積5.9萬畝,耕地面積2700畝。形成了以“林業、糧食、果業、蔬菜、煙葉”為主的產業格局。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1300萬元,村財總收入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812元。
發展果業創富路。大乾村是果業種植大村,全村種有水蜜桃、楊梅、板粟、柑橘、梨子等十余種果樹,種植面積達30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認定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2023年2月,福建省第三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大乾村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大乾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文化旅游:
福善王廟位于邵武市水北鎮大乾村,時代為唐朝。福善王廟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元代屬仁澤上鄉四十九都。
1952年7月設立大胡鄉,下轄7個村。
1954年10月改名大和鄉,下轄16個村。
1958年改名為大乾大隊,下轄7個小隊,并入紅北人民公社。
1984年9月屬水北鄉行政區,改為大乾村,地名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大乾村附近有福善王廟、和平古鎮、天成奇峽景區、邵武瀑布林生態旅游景區、邵武云靈山、竹源村等旅游景點,有邵武碎銅茶、邵武蜜桔、邵武筍干、腳跟糍、邵武小瓜子、南海金蓮等特產,有邵武儺舞、邵武三角戲、邵武長門、邵武河坊搶酒節、宜坊過火節、包糍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