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門村 | 隸屬:鳳崗街道 |
區劃代碼:350405001202 | 代碼前6位:35040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位于城關西部而得名。
基本介紹:
西門村,地處縣城西段,舊稱“西門兜”、“城前”,歷屬光需坊(保);東面、北面、西面分別與西山、西郊、大洲等村相鄰,南臨沙溪河,土地總面積5.59平方公里。1979年以來建有陳馬、后薛、天黃、麻公嶺、馬道、石碑、大池、竹子山、金色家園等9個新村宅區,村民住宅區地跨城西、石橋兩社區。轄8個村民小組,人口590戶2355人。有林地4043畝,其中生態林1606畝、經濟林1036畝,森林覆蓋率33.7%;耕地290畝、水田占92.8%,果園230畝;畜禽養殖業,全年出欄生豬3160頭、家禽9萬只。2012年,村財收入2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14元。村民姓氏共有75種,人口數位列前十名的姓氏(也
歷史沿革:
1984年9月原虬江公社火車頭大隊更名為鳳崗鎮西門居民委員會。
1995年6月更名為西門村村民委員會,屬鳳崗鎮轄村。
2003年9月屬鳳崗街道轄村。
周邊相關:
西門村附近有沙縣小吃文化城、七峰疊翠風景區、沙陽樂園、三明生態新城濕地公園、紅軍攻城遺址、淘金山等旅游景點,有鄭湖水柿、沙縣紅邊茶、鹵鴨掌、老情人豆干、沙縣竹涼席、烙粑等特產,有沙縣定光佛信俗、沙縣小吃制作技藝、沙縣肩頭棚、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