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祥農村 | 隸屬:祥芝鎮 |
區劃代碼:350581103201 | 代碼前6位:3505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其原有耕地0.4933333平方千米,主要以農業為主,故名。
基本介紹:
1961年從祥芝大隊析出,原有耕地740畝,以農為業。1985年改稱祥農。因建設需要,土地大都被征用,居民轉而從事漁業生產及其關連行業。并利用其土地資源及地理優勢,最早在祥芝興建祥農漁業碼頭、水產品市場、冷凍廠、造船廠、水產品加工廠等,皆形成規模,為祥芝港的繁榮和自身發展奠定基礎。為發展對臺貿易,將“臺輪避風點”擴大成“對臺貿易試驗點”。
古時,祥芝與大堡地域相連,村居建筑交錯在一起,故均雅稱“芝山”。此地開發于唐代,居民眾多。蔡氏為當地最大家族。明清時期尚有前店、溪墘、后頭等古村落,現演化成為角落地名。
前店 據稱因早時傅氏在村莊沿路開設店鋪而得名,此后又有張、曾、陳、吳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清朝時期屬二十一都,民國時期屬復興鄉祥芝保,1949年屬晉江縣第九區祥芝鄉,1955年屬雙湖區1956年并為蓮塘區,1958年屬祥芝公社祥芝大隊,1961年從祥芝大隊析出為祥農大隊,1985年改為祥芝鄉祥農村委會,1988年屬石獅市祥芝鄉。
周邊相關:
祥農村附近有寶蓋山風景區、石獅姑嫂塔、朝天寺、泉州港古建筑、虎岫禪寺、六勝塔等旅游景點,有永寧太平洋牡蠣、古浮紫菜、甜粿、石獅甜粿、安海捆蹄、紅膏蟹等特產,有端午節(石獅端午閩臺對渡習俗)、姑嫂塔傳說、石獅燈謎、泉州籠吹、泉州刣獅、泉州踢球舞等民俗文化。
區劃: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祥芝鎮·祥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