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土垅村 | 隸屬:大干鎮 |
區劃代碼:350721105209 | 代碼前6位:35072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山高壟田多,故名。
基本介紹:
土垅村,俗稱“銅窟”,位于大干鎮西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6公里。土垅村屬于高山區,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境內有最高山峰—寶山,海拔1305米,與西北面峨山遙遙相對。全村由5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構成。有202戶,612人,其中男306人,女306人,以高、張、饒姓為多。
土垅村總面積33221畝,其中林地面積28590畝,耕地面積1547.7畝。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是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林,林木蓄積量大。毛竹林面積7000畝,是農民主要的支柱產業。2004年,寶山腳下的近萬畝毛竹林作為全國竹子之鄉聯宜會代表的參觀點。交通十分便利,主村土垅與上湖自然村水泥路相連并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綠化委員會命名土垅村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土垅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4月,土垅村獲評為2020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土垅村榜上有名。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土垅村為第五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文化旅游:
寶山風景區位于順昌縣西北部,地處大干鎮與元坑鎮境內,由寶山、演山、七臺山三個景區組成,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她北靠世界雙遺產武夷山,東鄰省級風景名勝區茫蕩山,西與將樂玉華洞、泰寧金湖兩個國家
寶山寺寶山寺大殿位于順昌縣西北部大干、元坑兩鎮交接處的寶山絕頂。全寺由山門、前殿、拜亭、廂房、大殿及圍墻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梁柱椽瓦均采用花崗巖,大殿和圍墻仍保留著元代仿木石構建筑
仙字巖摩崖石刻位于順昌縣大干鎮土垅村,時代為元代。仙字巖摩崖石刻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湖廊橋位于順昌縣大干鎮土垅村,時代為清代。上湖廊橋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干仙寮位于順昌縣大干鎮土垅村,時代為西晉。干仙寮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為樓杉都、塘窖村。
1951年屬干山鄉。
1959年屬大干公社干山大隊,1961為土壟大隊。
1984年改為土壟村村民委員會,屬大干鄉。
1995年大干撤鄉設鎮后,隸屬大干鎮。
2012年11月,為發展當地旅游業,以張紀中版《西游記》取景地之一的“高老莊”為名,改名高老莊村村民委員會。
2021年5月,改今名土垅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土垅村附近有寶山風景區、順昌寶山寺、仙字巖摩崖石刻、上湖廊橋、干仙寮、水簾洞古官礦址等旅游景點,有順昌海鮮菇、閩北花豬、順昌蘆柑、順昌竹蓀、順昌紅肉臍橙、順昌紅心柚等特產,有齊天大圣信俗、政和四平戲、邵武儺舞、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浦城剪紙技藝等民俗文化。
寶山紅菇是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的特產。寶山紅菇,生長在福建閩北順昌寶山旅游風景區的原始天然林內。寶山紅菇在閩北地區是高名氣的土特產,由于純粹是野生采摘,固年產量不高。寶山紅菇是山野植生,是一種珍貴的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