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長巷村 | 隸屬:河東鄉 |
區劃代碼:350724200202 | 代碼前6位:3507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村居分布狹長,似一條巷子,故取名長巷。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長巷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0年12月,長巷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葡萄)。
基本介紹:
長巷村位于東經118°49′,北緯27°35′,地處松溪河谷平原中南部,鷲峰山脈北段,松溪河畔東岸。東與茶平鄉南灣毗鄰,南與河東村交界,西與橫垅村隔河相望,北與長江村相連,距縣城3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屬松溪縣城市規劃區內。長巷建村歷史悠久,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三年(庚午,公元70年)。元至正年間穎川郡陳彥禎家族遷入松溪,(摘《穎川郡陳氏宗祠族譜》:陳彥禎號獅峰,福建長樂縣東門外人,父名馨桂,又名興桂,長兄樊禎次兄盛禎,彥禎居三,元至正年間鄉榜,五十七名舉人,官授教正,封浙江處州府、麗水縣知縣,獎稱良吏三任,高致歸家赴松地,勝逐筑河東之地居焉。獅峰公于河東越六傳鏗公遷居政邑,復由政邑遷至長巷。其后子
文化旅游:
山合五代窯位于松溪縣河東鄉長巷村,時代為五代-宋。山合五代窯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始建于宋朝時期,隸屬東平鄉皈伏里三都;民國時期為長巷保,屬仁澤鄉;1950年為長巷鄉;1960年長巷大隊;1961年為長巷公社;1966年為長巷大隊;1984年10月,農村政社分設,恢復鄉的建制,大隊改為村。
周邊相關:
長巷村附近有山合五代窯、松溪誥屏山景區、塔山·文秀湖健身主題園、龍源綠茶景區、福當山景區、松溪梅口埠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松溪紅茶、松溪綠茶、湛盧寶劍、九龍窯瓷器、松溪小角、松溪薄餅等特產,有湛盧寶劍鑄造技藝、松溪民間版畫、政和四平戲、邵武儺舞、建窯建盞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