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地村 | 隸屬:上青鄉 |
區劃代碼:350429201208 | 代碼前6位:350429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大田,很大的一丘田;大田村,即村里有很大的一丘田。
基本介紹:
三地村簡介
三地村位于上青鄉西北方向,北鄰邵武市和平鄉,東鄰朱口鎮石輞村,南鄰上青鄉崇際村,西鄰邵武市肖家坊,距鄉政府12公里。全村總面積13.9平方公里,轄7個自然村呈線狀分布,村民小組12個,現有人口349戶1361人,黨員45人,其中女黨員7人。現有耕地2237畝,其中水田1879畝,旱地358畝,山林面積17350畝。2012年村財收入22萬元,人均純收入7341元。
特點:一是人口遷移村。三地村由于農業產業薄弱,全村外出人口較多多,且大部分集中在城關務工,2010年“6.18”特大洪災后,全村226余戶搬遷至城里及杉城鎮三里亭、豐巖、泰坑垅等安置,許多自然村成為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三地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2年12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確定三地村為2022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巖茶)。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分屬于崇禮鄉大田里大田東保及大田西保;民國初至1931年屬于西鄉;1931年至1934年蘇維埃時期成立大田及上田鄉蘇維埃政府,隸屬于大田區;1934年6月隸屬四區,1940年屬瑞田鄉;解放后1950年12月至1951年12月,成立大田鄉政府,隸屬一區;1956年料坊鄉并入,隸屬弋口區;1958年改為大田生產大隊,隸屬紅專公社;1959年隸屬梅口公社;1961年隸屬大田公社,并將料坊劃出另立
周邊相關:
三地村附近有泰寧風景旅游區、泰寧金湖風景名勝區、甘露巖寺、泰寧明清園、泰寧古城、泰寧九龍潭等旅游景點,有朱口小籽花生、金湖烏鳳雞、泰寧鐵皮石斛、狀元糍、上清酒、小北斗紅菇等特產,有泰寧梅林戲、泰寧大源赤膊燈、泰寧大源儺舞、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