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圩鎮 | 隸屬:翔安區 |
區劃代碼:350213103 | 代碼前6位:35021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D |
長途區號:0592 | 郵政編碼:361111 |
轄區面積:約77.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52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4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圩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新圩鎮政府所在地,新圩社區下轄后行、頂市、下市、洋尾、林美、埔尾下、何宅、后溪8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1670畝,1564戶,5070人…[詳細] |
東寮社區 | ~002 | 村莊 | 東寮社區下轄下洋、樹兜、院西、井上、東寮、巖后、鋪內、蔣尾8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1742畝,1325戶,4194人。2008年經濟總收…[詳細] |
大帽山社區 | ~003 | 村莊 | 大帽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和社區 | ~003 | 村莊 | 同和社區:管轄范圍為中澳城、中澳城幼兒園、新圩安置房等3樓盤。…[詳細] |
古宅村 | ~202 | 村莊 | 古宅行政村下轄古宅、下鋪、大路、后地、宮央、芹內、涵頭7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21802畝,1000戶,3481人,古宅水庫位于該村。2…[詳細] |
后埔村 | ~203 | 村莊 | 后埔行政村下轄后埔、西洋、田中央、下寮4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7228畝,1124戶,3727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3210萬元,人均…[詳細] |
金柄村 | ~204 | 村莊 | 金柄行政村下轄金柄(李厝寮)、美林、方田、曾厝4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12154畝,819戶,2582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1630萬…[詳細] |
鳳路村 | ~205 | 村莊 | 鳳路行政村下轄黃光、路坂尾、御宅、曾溪四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9602畝,1268戶,4299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3588萬元,人均…[詳細] |
村尾村 | ~206 | 村莊 | 村0政村下轄村尾、地內2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2854畝,123戶,382人,曾溪水庫位于該村。2008年經濟總收入276萬元,人均收入5…[詳細] |
烏山村 | ~207 | 村莊 | 烏山行政村下轄烏山(田邊、宮仔尾)、上宮、下曾尾、前山、松管院5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7403畝,1191戶,3698人。2008年經濟…[詳細] |
云頭村 | ~208 | 村莊 | 云頭行政村下轄云頭、溫溪、曾柏洋、同光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2248畝,515戶,1642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1685萬元,人均收入…[詳細] |
面前埔村 | ~209 | 村莊 | 面前埔行政村下轄東寺莊、面前埔、深溪3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2514畝,425戶,1313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1353萬元,人均收入6…[詳細] |
上宅村 | ~210 | 村莊 | 上宅行政村下轄上宅、后田洋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634畝,508戶,1667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為2399萬元,人均收入8761元,…[詳細] |
詩坂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詩坂行政村下轄詩坂(新市)、下埕2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8454畝,1039戶,3179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3398萬元,人均收入6…[詳細] |
桂林村 | ~213 | 村莊 | 桂林行政村下轄桂林、草埔宮、前邊、園下、后寮、七里6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7283畝,874戶,2764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2689…[詳細] |
莊垵村 | ~214 | 村莊 | 莊垵行政村下轄莊垵、姑井、松兜、后攏、西許5個行政村,9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5016畝,812戶,2530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1783萬元,人均…[詳細] |
后亭村 | ~215 | 村莊 | 后亭行政村下轄后亭、溪口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4144畝,381戶,1200人。2008年經濟總收入為938萬元,人均收入5917元,經…[詳細] |
馬塘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馬塘行政村下轄馬塘1個自然村,1個村民小組。經濟主要以農產品深加工為主,2006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美麗迷人、環境優美的馬塘村,是鑲嵌在廈門…[詳細] |
地名由來:
據傳蔣、石、許姓首先在此開店,繼龍山市、下埔市之后,成為圩集,故名“新圩”。清代在此設新圩汛,把總駐守,有報警的煙火墩(已廢)。村民亦農亦商,原每逢“一、四、七”日為圩期,進行仔豬及牛羊等交易。另一說,新圩設圩集較之大同、馬巷稍晚,故名“新圩”。
基本介紹:
新圩鎮位于廈門市翔安區北部,北接南安市,東鄰大帽山農場,西鄰同安區五顯鎮,南與同安區洪塘鎮和本區馬巷鎮、內厝鎮接壤,總面積77.03平方公里(不包括大帽山農場),其中山地面積4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鎮區距翔安區駐地新店鎮15公里,與廈門島直線距離25公里。
新圩鎮0駐地設在新圩村,下轄古宅、后亭、后埔、金柄、鳳路、村尾、烏山、新圩、馬塘、云頭、面前埔、上宅、詩坂、東寮、桂林、莊安等16個村委會和龍新居委會。全鎮共有67個自然村,175個村民小組,10841戶,39285人。(不包括大帽山農場)
新圩鎮經濟比較發達。全鎮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達17.96億元,其中工業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新圩鎮上榜。
2020年12月,2020年福建省森林城鎮名單出爐,新圩鎮在列。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新圩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06年1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新圩鎮第四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馬塘村——翔安區 玩點:“廈門第一村”馬塘村;大帽山有三角梅,還有甘露寺等古跡 “廈門第一村”馬塘村中,村民住宅整齊有序,村間水泥道路寬敞通達,工業廠房錯落有致,處處綠樹鮮花……目前,馬塘人
古宅十八彎位于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為宋代。八彎古道位于新圩鎮古宅村后壁山西北坡,宋代重新修整拓寬。古道現長約800米,寬0.8~2米,以不規則塊石、卵石鋪砌成坡狀,逢
境仕院遺址位于新圩鎮桂林村七里自然村東北部,“出米巖”西面山麓在建的“大覺禪寺”西南80米處。宋代寺廟遺址,地表為龍眼樹林,村民在掘開兩個長1.5米,寬1.2米,深0.8米的樹坑時,發現地下
陳烏從宅位于新圩鎮詩坂村詩坂自然村西三里6號,始建于民國九年(1920年),坐北朝南。前后兩落大厝,中有天井及兩側櫸頭,總面闊11.5米,總進深18.8米,占地面積約256平方米,建筑面積為
鐘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新圩鎮烏山村鐘山。鐘山相對高度約50米,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200米。1973年3月,當地農民在山仔埔墓葬區開荒時發現1柄--,于1981年8月上交同安縣文物管理
歷史沿革:
1956年為新鳳鄉。
1958年新鳳、牧茶、詩林3鄉合為新圩鄉。
1964年改新圩公社,1984年改為新圩鄉。
1988年為新圩鎮。
2003年屬翔安區。
古宅大蒜是古宅大蒜福建廈門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的特產。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現有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400人,耕地面積3000畝。古宅一帶村落,地處丘陵,隆冬風大,濕度較低,土壤疏松深厚,很適合大
烏山村位于福建省新圩鎮東北部,從1968年引進青蔥品種開始栽培種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當地農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烏山青蔥已被列入翔安區五大特色農產品之一,烏山村已成為廈門市最主要的青蔥種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