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耕豐村 | 隸屬:楓亭鎮 |
區劃代碼:350322100204 | 代碼前6位:35032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耕豐村,原名新南鄉,1957年農業取得大豐收,鹽田辦社時在工作組的支持下,把“鹽田”改稱為“耕豐”農業合作社,取耕作豐收之意,故而得名耕豐;耕豐村民委員會,即為耕豐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基本介紹:
耕豐村概貌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耕豐村位于楓亭鎮南端,距鎮址3公里。東與秀峰村交界,西鄰學士社區,南與泉港區界山鎮倉厝自然村接壤,北與學士社區新店相連。
[村落與居民]本村地域總面積3.8平方公里,有耕地600畝,果樹160畝。轄9個自然村,設置12個村民小組,共518戶,總人口2500多人。
[村風村貌]2006年,耕豐村被列為全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
[歷史人文]清光緒年間,境內的長壩里何家蘭中第七十二名進士,祖居中留有匾額;南宋丞相陸秀夫與夫人曾在此地避難,于仙公閣下崖石室與幼帝議事。陸秀夫之子陸劍曾在此讀書,后回活水亭居住。
[建筑景觀] 境內有南宋丞相陸秀夫居住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耕豐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文化旅游:
長壩橋聯絡站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楓亭鎮耕豐村長壩橋自然村。1947年10月發生的榜頭“光埔事件”使中共仙游縣工委和各區的交通站、聯絡站因叛徒出賣而遭到破壞。鑒于當時的嚴峻局勢,中共閩中地委指
歷史沿革:
1947年,鹽田設鹽田保。
1949年8月鹽田又與古下,后欖合稱為斗南鄉。
1954年至1955年底,辦初級社,南嶺、長壩橋、下店獨立辦社稱橋星社。
長壩里稱長壩初級農業合作社。
1958年9月,橋星社、長壩社與古下、后欖合并為躍進大隊,屬楓亭人民公社。
1961年底,劃分為錦湖、秀峰、耕豐三個大隊。
1984年11月成立耕豐村村民委員會。
1997年,全村劃為12個村民小組。
周邊相關:
耕豐村附近有長壩橋聯絡站舊址、仙游九鯉湖風景區、菜溪巖風景區、中國古典工藝博覽城、海峽藝雕旅游城、百松村等旅游景點,有興化米粉、興化桂圓、金沙薏米、度尾文旦柚、莆田荔枝、仙游鄭宅茶等特產,有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楓亭元宵游燈習俗、聚英書院“九蓮燈”、麟山宮皂隸舞、九鯉湖祈夢習俗、仙游青靛提煉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