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東村 | 隸屬:大池鎮 |
區劃代碼:350802105203 | 代碼前6位:3508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與秀東村位于吉東山處,地形似山坑,遂取“東”字,得大東坑名,后簡化為大東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大東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4月,大東村獲評為2020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
基本介紹:
大東村地處大池鎮東方,東接小池鎮,南與本鎮紅斜村山交界,雅金村山、田接壤,西北同秀東村相鄰,海拔520米,全村三面一峽口,小溪穿過村中,轄兩個小組,62戶,243人,擁有林地面積7000多畝,田地面積315畝,是革命基點村。
大東村人民勤勞樸實,經歷屆干部努力,保護了大竹山和坑頭廬二片生態原始山場。發動村民利用自留山和開荒地種植毛竹等種植物,F在竹林種植面積1000多畝,茶葉面積200多畝,每年生產出的優質鐵觀音茶和無公害苦筍、花筍(貴筍)等產量和質量名列大池鎮前列,增加了村民經濟收入。
2008年引進臺商郭萬法,在村高乾荒田地開發休閑綜合養殖場。2009年至今,在上級領導支持和村
歷史沿革:
本村有石頭角、邦尾、水口之稱。
1947年12月居住石頭角土樓的吳欽瑞、吳全旺等人被移到邦尾暫居。
1949年11月隸屬雙東大隊管轄。
1957年屬雙車村,次年屬雙車大隊。
1961年體改下放單獨成立大隊,1984年成立大東村委會。
周邊相關:
大東村附近有龍巖龍硿洞、竹貫古村落、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志高神州歡樂園、新羅梅花山、閩西革命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龍巖斜背茶、蘇坂蜜柚、龍巖山麻鴨、新羅米粉干、沉缸酒、段母包餅等特產,有新羅靜板音樂、龍巖咸酥花生傳統加工技藝、龍巖適中盂蘭盆節俗、龍巖什錦制作技藝、龍巖斜背茶傳統制作技藝、龍門鐵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