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銅砵村 | 隸屬:江山鎮 |
區劃代碼:350802107202 | 代碼前6位:3508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南宋丞相文天祥至此,收鄉人郭鉉、郭煉為將,功封侯爵,筑城抗元取名銅城,清雍正十二年(1734)龍巖升州設江山社,銅城改稱銅砵。另一種說法是古時有選銅錢歷史,地形圓狀,故名。
南宋狀元郎文天祥,字宋瑞,號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鄉富田村的一個地主家庭。其父愛讀書,也很重視孩子們的學業,設法聘名師就教。文天祥無論寒暑都要在貼滿格言警句的書齋中與弟弟一起誦讀、寫作、談古論今。 18歲時…… 文天祥詳細信息++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銅砵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2年12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確定銅砵村為2022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葉菜類蔬菜)。
2022年8月,龍巖市農業農村局認定銅砵村為龍巖市2022年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其他葉菜類)。
2021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名單出爐,銅砵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銅砵村在新羅區屬于一個大村,隸屬于江山鎮管轄,是鎮政府所在地,也是江山鎮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江山隧道貫通后,交通便捷,是江山景區的腹地,距離市區11.8公里。本村共有33個村民小組,1200戶,人口5000人左右。本村現基本以盛產毛竹、茶葉、竹涼席為主,并且兼有種植反季節蔬菜。建筑有明代的“聳池巖”、百年老校原址、銅城古跡、石山園風景區等,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銅砵村與村美村、山塘村、科山村、前村村、新田村、林祠村、下灣村、上灣村、老寨村、新寨村、山頭村、福坑村、雙車村、背洋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前為江山區銅砵鄉,后屬銅江鄉,解放后為江山區銅砵村,1957年撤區并鄉時為江山鄉銅砵村,1958年成立銅砵大隊,屬江山人民公社,1967年分為銅聯、銅新兩個大隊,1969年又合為銅砵大隊,1984年改為銅砵村村民委員會。
2011年7月屬江山鎮。
2017年2月經標準化定字為銅缽。
周邊相關:
銅砵村附近有龍巖龍硿洞、竹貫古村落、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志高神州歡樂園、新羅梅花山、閩西革命烈士陵園等旅游景點,有龍巖斜背茶、蘇坂蜜柚、龍巖山麻鴨、新羅米粉干、沉缸酒、段母包餅等特產,有新羅靜板音樂、龍巖咸酥花生傳統加工技藝、龍巖適中盂蘭盆節俗、龍巖什錦制作技藝、龍巖斜背茶傳統制作技藝、龍門鐵器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郭香玉(1897―1940),女,福建省龍巖縣江山鄉人,謝覺哉同志的夫人。郭香玉早年喪夫,與幼子相依為命。1929年參加農民武裝-,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8月調廈門,任中共福建省委(地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