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平海社區 | 隸屬:平海鎮 |
區劃代碼:350305106001 | 代碼前6位:35030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B |
長途區號:0594 | 郵政編碼:351152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該地處興化府之南沿海,風平浪靜,一片平和氣象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19年6月,平海社區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平海村是莆田市秀嶼區平海鎮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莆田市區43公里,離秀嶼區址26公里,埭平公路直通村中。平海村現有土地面積4.2平方公里,耕地有1669畝,林地563畝。人均耕地僅0.31畝。海岸線長6公里,平均海拔28米。全村19個村民小組,轄東至、西至、上東門、下東門、西門五個自然村,共有1368戶,7980人。群眾主要從事商業、種植業、水產養殖業,2012年人均純收入8120元,是全鎮較大的行政村之一。村內有1000多年歷史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平海天后宮、600多年歷史的首批涉臺文物保護單位平海衛城隍廟、175年歷史的平海天主教堂、占地9000平方米農民公園和1000多平
平海古城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嶺南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平海距惠東縣城53公里,地處惠東縣最南端,面臨南海,東靠-,西倚大亞灣,歷來是海防重鎮和
平海天后宮位于平海鎮平海村東至自然村平海天后宮(國家級文保)創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宮殿式原構媽祖行宮,是世界第一座媽祖分靈廟。平海天后宮用108根
平海衛城隍廟位于平海鎮平海村西北530米,創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清康熙間復界后重建,祀的城隍神像為清康熙年間塑的近年又依舊制重修,保持清初風格,坐北向南,通寬26米,通進深61.6
歷史沿革:
宋元時期屬崇福鄉武盛里;明清時期屬6區武盛里;1913年屬平海區;1918年屬7區平海鎮;1923年屬赤坡鄉江平保;1948年8月屬12區平城保;1952年屬22區埭頭平海鄉;1955年屬鎮;1958-1961年為埭頭公社平海大隊;1962-1965年分為平海、平城兩個大隊;1965年后為平海公社平海大隊。
1984年12月改為平海鎮平海村委會。
2012年重建,于2013年完工。
2019年01月08
周邊相關:
平海社區附近有平海天后宮、平海衛城隍廟、湄洲島媽祖文化旅游區、媽祖祖廟、賢良港天后祖祠、天云洞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南日紫菜、莆田紅毛菜、南日海帶、莆田牡蠣、南日鮑魚、包心魚丸等特產,有莆田銅雕技藝、媽祖祭典、莆田九鯉燈舞、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藝、莆仙十音八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