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香山村 | 隸屬:樟湖鎮 |
區劃代碼:350702101211 | 代碼前6位:350702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H |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1993年南平市志•地名志》記載,因山中多種桂樹,香飄滿山,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香山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香山村是水口電站庫區全淹村,位于閩江北岸,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黃樟公路從村中穿過,距樟湖集鎮約5公里,村內有一個貨運碼頭。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309戶,共1208人。其中:勞動力649人,在外務工和經商314人。轄區面積17150畝,林地10806畝,森林覆蓋率65%,耕地114畝。村民主要從事綠竹生產,主導產業以種植綠竹、糧食生產、林業三大產業為主。我村兩委班子健全,兵、青、婦、村務監督委員會等配套組織齊全,形成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近年來,黨支部認真學習貫徹-精神,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落實“四議兩公開”、“168”、“六要工程”、“三資管理”“黨的群眾路線教
蒼峽石刻位于延平區樟湖鎮香山村,時代為宋-明。蒼峽石刻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屬南平縣垂裕鄉長安北里;清沿襲明代舊制;1934年屬第三區新溪鄉武香保;1946年新溪鄉并屬樟湖鎮武香保;1950年屬武步鄉;1956年屬樟湖區;1958年屬紅旗(樟湖)公社;1961年屬溪口公社;1963年并屬樟湖公社,稱香山大隊;1984年樟湖公社改樟湖鎮,香山大隊改稱香山村委會。
周邊相關:
香山村附近有蒼峽石刻、南平茫蕩山、溪源峽谷、南平九峰山、下洋水世界親子樂園、三千八百坎等旅游景點,有南平烤煙、延平百合、龍鳳湯、南平筍燕、樟湖光餅、南平地瓜糕等特產,有延平戰勝鼓、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延平蛙崇拜民俗、延平樟湖崇蛇習俗、王臺太平鼓、茫蕩筠竹燭橋燈等民俗文化。
陳一堂,又名世旺,清宣統二年(1910)生于南平縣(今南平市)樟湖鎮香山村,其父務農。民國5年(1916),為了躲避匪害,陳一堂舉家遷居樟湖坂,進模范小學念書,民國10年轉讀私塾三年。他自幼喜歡作文,
陳世煥,又名應雷,字雨田,南平縣(今南平市)樟湖鎮香山村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十月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少年就讀于樟湖坂小學、私立流芳中學。民國10年(1921)考入福州協和大學政治經濟系,因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