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半地村 | 隸屬:羅坊鄉 |
區劃代碼:350481203206 | 代碼前6位:3504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說古時有一幫山匪打劫至半村,因村里貧困,吃的東西只夠吃半飽,因此得“半餐”之名,后至民國時期改稱“半村”。
基本介紹:
半地村距羅坊鄉21公里,距永安市城區66公里,北部距安砂鎮苔茹村21公里,南與羅坊鄉坪坑村交界,西鄰左拔村,北桂仁村,東洪田鎮桑溪村,屬羅坊鄉高山村。交通道路是羅坊鄉通往永安的主干線,又是安砂通往小陶與連城方向要道。交通十分方便。
【村落與居民】 半村全村有四個自然村,有羅家山、古桐坑、高水口、界頭,四個村民小組,88戶,人口386人,永安市國營采育場,由1958年遷入我村從事砍伐育林,全村耕地面積448畝,山林面積32700畝,其中毛竹林4478畝,人均毛竹林12畝,果樹393畝,人均1.1畝。
【村風村貌】 半村現有長2公里、寬5.5米的水泥道路,全村基本實現小康生活,實現了路
歷史沿革:
明朝至民國屬清流縣夢溪里。
1934年始設張地鄉隸屬清流縣三區(沙蕪區)管轄。
1945年隸屬清流縣夢溪鄉。
1950年2月隸屬清流縣沙蕪區左拔鄉。
1958年5月左拔鄉合并為羅坊鄉隸屬清流縣沙蕪區。
1958年10月隸屬于長青(羅坊)人民公社左拔大隊。
1959年9月隸屬于永安縣羅坊公社。
1962年從左拔大隊分出成立半村大隊隸屬于羅坊人民公社。
1984年成立半村村村民委員會,隸屬羅坊鄉。
周邊相關:
半地村附近有永安桃源洞、甘乳巖、貢川古鎮、永安霞鶴生態農莊、馬洪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吉山土堡等旅游景點,有閩筍干、永安吉山老酒、永安貢川草席、安砂魚、安貞旌鼓、永安萵苣等特產,有永安大腔戲、龍角舞、永安“唱花”、永安大腔傀儡戲、永安貢席制作工藝、永安安貞旌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