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滄海村 | 隸屬:青水畬族鄉 |
區劃代碼:350481204206 | 代碼前6位:3504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基本介紹:
滄海畬族村是青水畬族鄉九個少數民族村之一,位于永安市東南部,距永安市城區46公里、青水集鎮1公里。全村總人口553人由3個村民小組組成,畬族人口占90%以上,平均海拔700米,總面積4129畝,擁有耕地面積560畝,山林面積2956畝,其中毛竹林面積251畝。村民收入主要來源:蔬菜、煙葉種植、個體運輸及外出務工等。
【歷史人文】滄海畬族村歷史悠久,早期住有“田、孔、楊、蔡”四大姓,后楊家大發,就想方設法進行改溪,由此“溪變田、田變溪”,船可舟游,成為滄海之勢,故取名“滄!。自此,滄海有“十里澄江下、一碧武夷水”之譽,F居住在滄海的畬族鐘姓于清乾隆二十年由青水汀海圓安坂和際頭城樓厝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滄海村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高級版綠盈鄉村(鄉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滄海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滄海村上榜。
2013年8月,滄海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旅游:
滄海畬族建筑群位于永安市青水畬族鄉滄海村,年代為清。簡介:由化龍橋、龍長坊、龍昌坊、龍德堂組成。化龍橋,木構伸臂梁廊屋橋,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736—1795),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重修,南北走
周邊相關:
滄海村附近有滄海畬族建筑群、永安桃源洞、甘乳巖、貢川古鎮、永安霞鶴生態農莊、馬洪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閩筍干、永安吉山老酒、永安貢川草席、安砂魚、安貞旌鼓、永安萵苣等特產,有永安大腔戲、龍角舞、永安“唱花”、永安大腔傀儡戲、永安貢席制作工藝、永安安貞旌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