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房村 | 隸屬:青水畬族鄉 |
區劃代碼:350481204207 | 代碼前6位:3504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三房畬族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是青水畬族鄉九個少數民族村之一,三房畬族村位于永安市東南部,海拔720米,距鄉集鎮所在地7公里,分三房、烏坑兩個自然村。全村六個村民小組,共301戶,1323人,其中畬族人口78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53%,總面積13397.6畝,全村有耕地面積1715畝,其中竹林面積1750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農民主要收入來源有經濟來種植糧食、煙葉、蔬菜、玉米及養殖業,全村有400多人外出務工、經商,是典型農業村。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8463元,村財收入4萬元。
【歷史人文】三房,原名“楓林祠”,據史載,宋代鄭章光祿大夫于慶歷二年(1042年)調征南閩,避隱避
文化旅游:
永安安仁橋位于永安市青水畬族鄉三房村,年代為清。簡介:清嘉慶八年(1803)重建。木構伸臂梁廊屋橋,西北—東南走向,跨溢洋溪,橋身長28.1米,寬6.2米,廊屋9間,每間用4柱,七架梁,橋中
周邊相關:
三房村附近有永安安仁橋、永安桃源洞、甘乳巖、貢川古鎮、永安霞鶴生態農莊、馬洪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閩筍干、永安吉山老酒、永安貢川草席、安砂魚、安貞旌鼓、永安萵苣等特產,有永安大腔戲、龍角舞、永安“唱花”、永安大腔傀儡戲、永安貢席制作工藝、永安安貞旌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