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內爐村 | 隸屬:西洋鎮 |
區劃代碼:350481100213 | 代碼前6位:3504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內爐村,因以前姓劉的外地人來此打鐵,建立家業,取名為“劉村”,后來有部分人到距劉村1公里處的西面開爐打鐵,取名為“外爐”,而“劉村”也稱為“內爐”,故名。
基本介紹:
內爐村系我省革命老區之一,距西洋鎮10公里,全村共有7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320個農戶、1186人口,土地總面積47849畝,其中:耕地面積2323畝、林地面積34805畝、果園面積4254畝、毛竹林面積10273畝,用材林面積20314畝。主要產業有糧食、水果、煙葉、毛竹、小水電、養殖業。現有電站三座1650千瓦,華融禽業有限公司種苗基地1家。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136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56萬元、農業總產值10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19元。
內爐村與桂溪村、下螺村、三畬村、上螺村、蚌口村、林田村、銀坑村、葛州村、虎山村、福莊村、下洋村、下街村、舊街村、新街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內爐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內爐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0年12月,內爐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芙蓉李)。
2017年7月,農業部認定內爐村為第七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永安內爐芙蓉李)。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永安二十八都。
民國時期屬西洋鄉第九保。
1951年-1958年屬西洋區內爐鄉。
1958年10月改為西洋公社內爐大隊。
1984年成立西洋鎮內爐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內爐村附近有永安桃源洞、甘乳巖、貢川古鎮、永安霞鶴生態農莊、馬洪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吉山土堡等旅游景點,有閩筍干、永安吉山老酒、永安貢川草席、安砂魚、安貞旌鼓、永安萵苣等特產,有永安大腔戲、龍角舞、永安“唱花”、永安大腔傀儡戲、永安貢席制作工藝、永安安貞旌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