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永春縣 > 達埔鎮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達埔鎮

[移動版]
地名:達埔鎮隸屬永春縣
區劃代碼:350525105代碼前6位:350525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閩C
長途區號:0595 郵政編碼:362000
轄區面積:約121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83萬人
人口密度:約399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21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新溪村~201村莊
新溪村概況 【地名含義】 當年因大暴雨山洪暴發,洪水沖刷了全條洑溪,全條洑溪煥然一新,所以另立小鄉,因溪流變新而得名新溪。 …[詳細]
洑溪村~202村莊
洑溪村概況 【地名含義】 村里有一條溪,村民們在溪兩岸生活,故取名洑溪。 【歷史沿革】 宋至清屬十都。1949年前稱…[詳細]
光烈村~203村莊
光烈村概況 【地名含義】 光烈古稱旸谷,南靠舟山,北臨桃溪,山水之間形成一片谷地,曙光初照,風景優美,因而得名。旸谷古屬里仁鄉。…[詳細]
金星村~204村莊
【地名含義】 1961年成立大隊時,命名金星,即金光燦爛之意。 【歷史沿革】 金星村原屬永春第十都,1936-1939年屬晹深保,系…[詳細]
東園村~205鎮鄉結合區
東園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東園村名,該村是吳姓聚居地,吳氏始祖吳天賜入閩進永時首駐卓埔吳田寨,后為擴大耕地面積,跨越嶺頭亭格…[詳細]
巖峰村~206鎮中心區
巖峰村簡介 巖峰村位地處達埔鎮東部,是鎮政府所在地,三郊線、泉德線貫穿整個村莊,交通便捷,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組,總人口3798人。村…[詳細]
漢口村~207鎮中心區
漢口村位于永春縣中部腹地,方圓1.3平方公里,僅有耕地600畝,山地300畝,全村812戶,3170人,人多地少,基礎薄弱,又缺少資源。1978年人均…[詳細]
獅峰村~208村莊
獅峰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達埔鎮,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氣候條件優越,在1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霜期320天,平均氣溫20.4℃,降水量1600~…[詳細]
洪步村~209村莊
洪步村位于永春縣中南部的馬寺山南麓的革命老區,全村共分為3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58人,共有68名黨員,由于地理因素,曾經一直是貧困山村…[詳細]
達德村~210鎮鄉結合區
達埔鎮達德村位于永春縣北部,距永春縣城19公里,省道206線及國家高速--G72(泉南高速)公路貫通全村,區位條件優越,轄區內溪流流域系晉江上游山美水…[詳細]
新瓊村~211鎮鄉結合區
永春縣達埔鎮新瓊村地處永春縣中部,四季如春,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境內有泉三高速出口,305省道貫穿全村,全村現有4300人口,現有縣規劃工業園區170…[詳細]
達中村~212鎮中心區
達中村概況 【地名含義】 因地處達埔中心謂之達中。 【歷史沿革】 古時屬九十都,1949年前屬達西實驗鄉達新保,達埔鄉達中保,…[詳細]
達理村~213鎮鄉結合區
達埔鎮達理村地處永春南安安溪交界處的高邊遠山區,系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的縣級老區革命基點村,全村轄18個村民組1310戶5167人,耕地面積2200畝,…[詳細]
楚安村~214村莊
楚安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公元1907年劉氏一族長劉經中為追念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籍楚地而興劉,遂以楚安為地名。 【…[詳細]
建國村~215村莊
建國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1956年組織初級社有瓊中社、瓊國社、瓊林社。1957年合并組織高級社就名建國社,建國村名由此而來…[詳細]
蓬萊村~216村莊
蓬萊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古名扶內,是“駙萊”的諧音。在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年)尤存忠在軍中工作派守“蓬萊”,為紀念…[詳細]
前峰村~217村莊
前峰村位于達埔鎮西南部‘距離鎮政府駐地4公里。全村人口3765人,分為15個村民小組。境內主要有備同,內前峰,外前峰3個自然村落。域內有前峰小學,延清…[詳細]
延壽村~218村莊
延壽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宋末皇帝端宋逃難至此恰逢生辰,大臣為之祝壽,后敕封寺院為“延壽禪寺”,故以此寺廟命名之。 【…[詳細]
溪源村~219村莊
溪源村位于永春縣達埔鎮西部猛虎山下,東鄰本鎮前峰村,西與蓬壺鎮聯星村接壤,是一個革命老區村。全村分成路內橋、溪后頭、內洋、湖坪、青峰五個自然村落。全村…[詳細]
烏石村~220村莊
烏石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烏石村內巖石散塊而得名。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分烏石上石、下石保和達山保其中富厚、水…[詳細]
達山村~221村莊
達山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達山村名,因地處山區,四面環山,又多個自然村組成,遂取名達山。 【歷史沿革】 在1958年人民公…[詳細]

地名由來:

相傳,古時此地多荒埔,卓、柯、羅三姓遷入開基,卓氏居多,故名卓埔,又稱卓埠,后因方言諧音改稱達埔。

基本介紹:

達埔鎮位于永春縣中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121平方公里。東臨石鼓、岵山、仙夾等鄉鎮,西接玉斗鎮,南與安溪縣湖頭鎮、金谷鎮交界,北與蓬壺鎮接壤。境內群山環抱,中部屬丘陵和山間盆地,西有延清溪、達理溪,南有伏溪,均匯入桃溪。省道三郊線、泉德線交叉通過境內,是貫通閩西北與閩東南、連接永春東部與西部手工藝交通樞紐。 達埔鎮轄區有新溪、伏溪、光烈、金星、東園、巖峰、漢口、獅峰、洪步、達德、新瓊、達中、達理、楚安、建國、蓬萊、延壽、前峰、溪源、烏石、達山等21個村,2個鎮 辦場,140多個自然村落,352個村民小組,現有總戶數18402戶,總人口數72398人,占全縣人口七分之一強。

達埔鎮是永

+查看詳細達埔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達埔鎮上榜。

2022年12月,達埔鎮被命名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城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達埔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李堯南故居——崇節堂

李堯南故居——崇節堂位于永春縣達埔鎮漢口村,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顏子俊故居

顏子俊故居位于永春縣達埔鎮達中村,年代為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南金舊居

李南金舊居位于永春縣達埔鎮巖峰村,年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光烈映月堂

光烈映月堂位于永春縣達埔鎮光烈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溪革命烈士紀念碑

新溪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永春縣達埔鎮新溪村,年代為1978,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查看更多達埔鎮文化旅游景點>>

歷史沿革:

宋代至清代屬里仁鄉安仁里,八、九、十都;1935年實行保甲制度,劃分若干保;1936年至1939年實行聯保制,設八個聯保,即院東旸聯保(轄巖峰、東園、光烈)、達南聯保(轄新溪、洑溪)、漢口獅峰聯保、達德聯保(轄達德、莘田橋)、達中聯保(轄達理、達中、楚安)、達西連聯保(轄達德、延壽、前鋒、蓬萊)、烏石聯保、達山聯保;1939年至1943年劃分為三個鄉,即達東鄉、達西實驗鄉、達山鄉;1945年8月調

+查看詳細達埔鎮歷史沿革>>

李劍光

李劍光,乳名德涂,參加革命后取名劍光,達埔鄉巖峰村人,清宣統三年(1911)生。家庭世代貧苦,至其父世輯到越南謀生,生活才逐漸好轉。劍光小時就讀于巖峰達新小學。民國19年(1930),共產黨員李南金介

李素明

寧死不屈斥叛徒李素明,永春縣達埔鎮巖峰村人,1917年生。少年時受其二兄李劍光和達新小學老師李世準的教育引導,15歲就參加革命活動。1932年,素明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8月,她到中共安溪縣委舉辦的

李南金

李南金(1907~1932年),原名世混,學名果,筆名覺因,永春縣達埔院前村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安南永德游擊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曾任中共同安縣委書記。李南金幼年在他父親執教的達新學校念書,后升學于

李世全

李世全(1908-1933),字丁華,福建省永春縣達埔鎮巖峰村人。1908年11月出生,早年在廈門讀初中,1930年夏參加革命,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11月進入平和縣閩南紅軍獨立三團接受軍事


以下地名與達埔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性一级在线观看 |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