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內村 | 隸屬:錦斗鎮 |
區劃代碼:350525113203 | 代碼前6位:3505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朝以前稱為″篁裡”,古人稱竹為篁,″裡”為內面之意思。早時該地竹林一望無際,人們猶如生長在竹海之中,因閩南語″洪”、″篁”諧音,″內”、″裡”意思相近,后人則改稱為洪內。
榮譽排行:
2024年7月,2024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名單公布,洪內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錦斗鎮洪內村位于錦斗鎮政府駐地西南1.8公里,東南鄰蓬壺鎮,西南連玉斗鎮,被接錦溪村,全村共有14個村民小組,人口近2300人,黨員61名。因洪內村地貌屬丘陵地勢,林、竹多,明朝以前稱為篁裡,古人稱竹為“篁”,“裡”為內面之意,后來人們利用諧音稱為“洪內”。洪內村歷來重視林業的科學規劃和發展,環境的優化治理,現是個風光秀麗、景色怡人的宜居山村。其中,國家3A級風景名勝區——烏髻巖,就位于該村境內,還有清涼可口、生命之源的錦源山礦泉水。洪內村土地肥沃,村民辛勤勞作,物產豐富,其中,佛手茶、鐵觀音、筍干、柑桔、白鴨等土特產遠銷各地。
洪內村與卓湖村、長坑村、錦溪村、珍卿村、云路村相鄰。
歷史沿革:
宋朝至清朝屬四都,1949年前屬錦斗鄉洪內保,新中國成立后稱第二區洪內鄉,1958年公社化屬錦斗公社洪內大隊,1984年改稱洪內村民委員會,村委會駐地在深洋。
周邊相關:
洪內村附近有牛姆林生態旅游區、蓬壺百丈巖、永春雪山、烏髻巖景區、蓬壺仙洞風景區、仙洞普濟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永春老醋、永春蘆柑、永春佛手茶、金桔糖、永春閩南水仙、永春漆籃等特產,有永春紙織畫、永春漆籃制作技藝、永春順德堂老醋釀制作技藝、順德堂、永春紙織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