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里街鎮 | 隸屬:永春縣 |
區劃代碼:350525101 | 代碼前6位:3505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C |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轄區面積:約42.6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78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2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五里街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五里街社區成立于1981年3月,現有9個居民小區,住戶1522多戶,常住人口4025人,流動人口200。轄區主要單位有:永春中醫院、永春醫藥公司、永春…[詳細] |
儒林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儒林社區位于閩南商貿五里街鎮的東部,與風景秀麗的永春桃溪緊緊相依,是一個具有濃厚文化積淀的社區,充滿活力的年輕社區。社區成立于2002年,轄區面積2.…[詳細] |
仰賢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五里街鎮仰賢社區地處縣城西北部,西邊與桃城鎮的環翠社區相鄰,南邊與儒林社區相鄰與縣城連成一片。社區主要由山美、辜厝兩個自然村組成。現境內有小學、幼兒園…[詳細] |
西安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因地處五里街鎮西部,取平安之意,故名。新中國成立后屬西安鄉;20世紀60年代成立西安大隊;1983年成立西安村;2005年5月19日改稱五里街鎮西安社…[詳細] |
華巖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華巖社區地處五里街中心地段同,是五里街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3569人,分為9個村民小組,流動人口8600人。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黨員94人…[詳細] |
蔣溪村 | ~201 | 村莊 | 蔣溪村地處永春縣五里街鎮東北角,距鎮區12公里,是一個山多田地少的邊遠小山村,全村人口883人,236戶,設5個村民小組。有黨員22名,全村面積3.6…[詳細] |
吾邊村 | ~202 | 村莊 | 吾邊村位于五里街鎮最邊遠的山區,東至桃城洋上村,南至吾東村,西至天馬山果農場,北至蔣溪,境內有346縣道,交通便捷。
全村有7個村民…[詳細] |
吾東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吾東村地處五里街鎮西北部天馬山下,距縣城6公里,“五德線”是貫穿全境,全村分為4個自然角落,19個村民小組,935戶,3494人,黨員52名。全村土地…[詳細] |
高垅村 | ~204 | 村莊 | 高垅村地處縣城西北部,距縣城5公里,離鎮區3公里,s區位優勢明顯,是通往吾峰鎮及介福鄉的交通要道。長龍公路的出口處,全村現有11個村民小組,人口257…[詳細] |
埔頭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埔頭村在永春縣五里街鎮中北部、天馬山南麓,東鄰永春名山大鵬山下;西與石鼓鎮吾江村;南與西安村接境;北與高垅村為鄰,位于東經118.16°,北緯25.2…[詳細] |
大羽村 | ~207 | 村莊 | 福建省永春縣五里街鎮大羽村位于永春縣五里街鎮西北部,距縣城3公里,這里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是中囯特色村、福建省省級衛生村、泉州市精品村和寬裕型文明村、…[詳細] |
地名由來:
關于五里街之名的由來,說法有二:(1)從縣城城隍廟至西安新亭路有一長街,綿延五華里;(2)永春縣城隍廟西側五華里處有一繁華街巷,原名豐岑頭街,民國初年改稱五里街。
基本介紹:
五里街鎮位于縣城西北,屬縣城規劃區,這里交通便利,歷史上是文明海內外的閩南商貿重鎮。全鎮總面積42.66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多人,轄8個村、3個居委會、116個村民小組。
五里街鎮地理條件優越,基礎設施完善,鎮區建設初具雛形。道路四通八達,硬化率高達100%。通訊便捷,擁有1.5萬門自動程控電話,并設有泉靈通和移動電話站。鎮區有省一級達標中學1所,普通中學1所,省級示范小學1所,其它中小學、幼兒園9所,在校生8000多人。文體娛樂設施齊全,有體育場、體育館、文化中心、兒童公園、南音社、影劇院、武術館、工人俱樂部等。社區文化、村居文化、企業文化日益繁榮,是文明遐邇的文明禮儀之鄉。
改
榮譽排行:
2024年4月,被納入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對象名單。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五里街鎮(柑橘)榜上有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五里街鎮上榜。
2021年12月,五里街鎮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高級版綠盈鄉村(鄉鎮)。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鎮名單,五里街鎮榜上有名。
2019年9月,農業農村部認定五里街鎮為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水果)。
2014年7月,五里街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五里街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李俊承故居位于永春縣五里街鎮仰賢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義烈祠位于永春縣五里街鎮儒林村,年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翁公祠位于永春縣五里街鎮西安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春崇德堂位于永春縣五里街鎮儒林村,年代為清,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生本堂位于永春縣五里街鎮埔頭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據《永春縣志》載:“公元589年,永春設桃林場,場部在魁星巖山腳石鼓桃場。
陳鏡臺入永后,即定居在魁星巖對面五里街金峯山東麓。
”唐、宋時期分屬民康鄉、集慶鄉;明清時期分屬二十都、二十二都、二十三都、二十四都和二十五都;民國時期分屬第一區、西安鎮;新中國成立后分屬第四區、第十一區、第十二區;1958年隸屬于城關公社;1961年成立五里街人民公社,范圍與現在大致相同;后改稱五里街鄉;1986年5月成立五
吳國清(1909-1935),原名吳隆華、又名伍國清,福建省永春縣人。出生貧苦家庭,1928年在廈門禾山中學就學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高中畢業回永春,先后在后廟、啟賢、花石、蓮壺等小學及潤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