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巖太村 | 隸屬:陳東鄉 |
區劃代碼:350803212202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相傳該開基祖將居住樓房建在石崖(巖)之側背,故稱巖背,后人稱巖太。
榮譽排行:
2022年8月,龍巖市農業農村局認定巖太村為龍巖市2022年市級“一村一品”專業村(辣椒)。
2021年12月,巖太村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高級版綠盈鄉村(鄉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巖太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0年8月,巖太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
2016年12月,巖太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5年10月,巖太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巖太村,地處高原山區,海拔1000余米,西傍永定第一名山——東華山,東臨金豐第一高山——奇石山。村內群山巍峨起伏,紫氣繚繞,高山環抱,遍野青翠,山間多磐石,村民背石而居,客家話古稱巖背,或又有人形容是最具人間仙境景色之山村。由巖太和革命基點村大岐兩個自然村組成。據村內鎮龍塔古鑄鐘載述,村里原有十八姓氏,解放后統歸于林姓,與另一林姓村莊——土樓王子振成樓所在的湖杭鎮洪坑村系血脈兄弟村,至今兩村仍沿襲傳統節日相隔一天以敬上親的優良習俗。村內現有450余戶,1570余人,黨員33名。擁有耕地1630畝,園地451畝,林地8155畝,其中竹林4000畝。農業生產主要是種植水稻和培墾毛竹林,大部份勞動力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巖角保,1949年后為巖通鄉,后為陳東公社,1971年并入岐嶺公社,稱為岐嶺鄉巖太村民委員會,1993年陳東從岐嶺分出設鄉,歸陳東鄉管轄。
為陳東鄉巖太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巖太村附近有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龍巖天子生態旅游區、南溪土樓群、初溪土樓群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