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門村 | 隸屬:城郊鎮 |
區劃代碼:350803110211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山形狀定名,該地山形似龍,且處在山門間,故名。
基本介紹:
龍門村位于秀麗的金豐大山西腳,條條山麓形狀如龍故稱龍門村。舊屬汀州府管轄,稱為福建汀州府溪南里龍洲保。龍門村地處縣城區周邊,距縣城區約4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約6公里,周邊與湖雷鎮、岐嶺鄉、鳳城鎮毗鄰。村轄區內10個自然村,其中:大斜里、隔背、山子背、瑤泉、曾坑等5個自然村為革命基點村;轄區面積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71畝,林地17800畝,人口958人,五老對象5人,五保戶4人,低保戶41戶;設完小1所,幼兒園1所,衛生所1間。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民安居樂業。
龍門村森林資源豐富,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為78%,西北方向與東溪箭灘天子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相連,是縣城區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龍洲保;1949年后屬東聯鄉,龍門農會;公社化后屬城關公社;1966年09月屬先鋒公社;1968年屬城關公社,稱龍門大隊;1984年01月屬城郊公社;同年04月屬城郊鄉,改稱為龍門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龍門村附近有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龍巖天子生態旅游區、南溪土樓群、初溪土樓群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