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華豐村 | 隸屬:撫市鎮 |
區劃代碼:350803105210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傳說很早以前有個“麻公菩薩”,故名。
基本介紹:
華豐村地處撫市鎮西南部,距離集鎮約3公里。東接鵲坪村,西連龍川村,南與五湖村相鄰,是撫市鎮農業生產示范村。全村現有7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414戶,1462人。正式黨員46名,預備黨員1名。耕地面積748戶,全村農民主要以農業和種植烤煙為主。村兩委班子團結進取,戰斗力強,被推薦位縣“十個好班子”。
近年來,華豐村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有效監督下,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經多方籌集資金,完成了1000余米防洪堤建設,同時完成了95%的農田水利設施改造,進一步加強了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村文體活動中心在緊張施工中,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華豐村與龍川村、鵲坪村、五湖村、里興村、東安村、協興村、中湖村、橋河村、基安村、撫溪村、溪聯村、新民村、貝溪村、中在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中豐鄉華豐保;土地革命時曾設過鄉蘇維埃政府,1949年后屬第四區龍義鄉;1958年屬龍義管理區,1965年為撫市公社華豐大隊,1984年為華豐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華豐村附近有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龍巖天子生態旅游區、南溪土樓群、初溪土樓群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
黃華音(明萬歷崇禎年間人),是永定“第一名山”東華山的開辟者,撫市鄉華豐村人。曾在青草湖隨著名道士沈龍湖學道,為沈龍湖的入室弟子。東華山嵯峨千仞,林密竹深,未開辟前是虎穴狼窩,人跡罕至。華音不避艱危,
區劃: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撫市鎮·華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