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社前村 | 隸屬:撫市鎮 |
區劃代碼:350803105201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前清為社前村,村位于社壇之前而取名社前。
榮譽排行:
2019年6月,社前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1月,社前村入選為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6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認定社前村為第五批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2015年10月,社前村入選福建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社前地處撫市鎮政府所在地,省道“福三線”穿境而過,距永定縣城30公里,龍巖46公里,廈門170公里,交通極為方便,經濟十分活躍,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村700湖,2687人,二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是撫市鎮最大的行政村。
社前歷史悠久,原名社壇,是一片洋段荒丘,社前的先輩胸懷大志,見識高遠,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園1478年)遷到這塊群山拱秀,撫溪索繞的寶地定居創業。早在兩百年前,這里就是條絲煙之鄉,產品遠銷東南亞,暢銷全國,被一代帝王稱之為“煙魁”。每年正月十五日的“走古事”在全省范圍內頗有影響,曾參加-世界客屬懇親會、第十三屆省運會開幕式、永定“土樓節”等大型活動,獲得
撫市天后宮位于永定區撫市鎮社前村,年代為清。簡介: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幾經維修,坐西南向東北,占地面積2420平方米,建筑面積1296平方米,兩進三落兩廡四天井單層土木結構,中軸
歷史沿革:
永定置縣之前屬上杭縣豐田里南陽坊,永定置縣后為社前村。
民國期間屬中豐鄉社前管轄,1949年后屬第四區,撫市村,后改鄉,1958年公社化后為撫市公社,撫市管理區,1965年設社前大隊,1966年至1976年期間曾一度“紅衛”“東風”大隊,后改設社前、中心兩個大隊,而后又合并為社前大隊,1984年為社前村民委員會至今。
屬撫市鎮人民政府駐地。
周邊相關:
社前村附近有撫市天后宮、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龍巖天子生態旅游區、南溪土樓群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
賴璉(1901~1982),字景明,撫市鄉社前村人。出生于湖南長沙。青少年時代,在長沙等地的小、中學和大學讀書,以后留學于美國康乃爾大學,獲機械系碩士。學成回國后,加入中國國民黨,先在國民黨中央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