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民村 | 隸屬:撫市鎮 |
區劃代碼:350803105204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名取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寓意后代不斷敦品勵行,自我革新求進,然后推己及人,將自己的德學貢獻給社會而來,故取名新民。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新民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19年6月,新民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新民村,位于永定縣撫市鎮西北部,距離鎮中心1公里,離縣城約33公里。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分別為井頭村民小組、永隆昌新樓村民小組、永隆昌老樓村民小組、壩心村民小組、永豪樓小組。全村總住戶數296戶,總人口1046人。村域面積38.05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4.67公頃,林地0.83公頃、草地1.1公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烤煙、水稻、蔬菜為主,大力發展養豬業、運輸業、修理廠及餐飲業等。擁有百年歷史的大型土樓有六座,其中被評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處,分別是“五鳳樓”—永豪樓和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評為世界最高樓的永隆昌。
近年來,新民村在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有效監督下,認
永隆昌樓位于永定縣撫市鎮新民村。清咸豐元年至清同治十三年(1851—1874)建,坐東南向西北,由“福善樓”和“福盛樓”兩座方樓組合而成,由外大門、門埕、內大門、門廳、中廳、主樓、圍樓等組成
永豪樓位于永定縣撫市鎮新民村,又名五福樓,清道光年間(1821—1850)歷時18年建成,坐西南朝東北,由外大門、門埕、內大門、門廳、中廳、正樓、后樓等組成,占地面積10672平方米,系大型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中豐鄉中在保;1949年后為第四區撫市鄉管轄,1958年公社化后屬撫市管理區;1962年設中在大隊,1965年與新民大隊合并改為新在大隊;1984年為撫市鄉新在村委會;1993年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新在村分立為新民村民委員會和中在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新民村附近有永隆昌樓、永豪樓、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龍巖天子生態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