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北村 | 隸屬:高頭鎮 |
區劃代碼:350803117202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高頭是山區,總分為三山,北山是靠北,故稱北山。
榮譽排行:
2014年11月,高北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高北村位于高頭鄉集鎮范圍內,也是鄉政府所在地,與古竹鄉和南靖縣梅龍鎮毗鄰,面積350公頃,現有8個自然村27個村民小組,975戶3136人,耕地面積1607畝,有一所完小高北中心小學。座落在高北村的高北土樓群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三群兩樓”的一群,其承啟樓是著名的“福建土樓王”。高北村是山區農業型鄉村,以種植業為主,果茶產業優勢明顯,主要種植楊梅、永定紅柿等優質水果。金山果場和金豐春茶場處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場,適合發展生態旅游,與土樓旅游互為補充。
這里環境優美、民風純樸、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高北土樓王旅游景區更是為美麗富饒的高北村增添了幾分神奇色彩。伴隨著改革開放的
高頭鄉的高北土樓群是“福建土樓”的世界文化遺產景點之一,是永定土樓的代表之一,樓群分布于永定縣東南的高頭鄉11個自然村內。景區里有“圓樓之王”美譽的承啟樓和歷史悠久的五云樓、世澤樓以及有“博
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西北部。據族譜記載,該樓始建于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而后依次建造第二、三環和第四環,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落成。圓形土樓,坐北朝南,占地5376.17平
世澤樓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西北部,承啟樓東側。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1929年毀于戰火,1931年按原狀重建。長方形土樓,坐北朝南,占地約5100平方米。高4層,面闊40.8米、
僑福樓坐落在高頭鄉高北村西北部,承啟樓西側。建于1962年。圓形土樓,坐北朝南。直徑45米,高3層,內通廊式。全樓有30間(廳),設1個大門。第二層通廊由木質結構懸挑,第三層通廊挑出更多,且
坐落在土樓群的最東側,建于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長方形土樓,坐北朝南,占地約3600平方米,無石砌墻基。高4層,面闊25.8米,9開間,進深24.3米,11開間,底層外墻厚1.
歷史沿革:
1949年前稱北山,1949年后1953年與南山、北山、雷打石三個自然村合并為高南鄉,后稱管理區。
1958年改稱高南大隊,1962年分大隊稱高北大隊,1984年建鄉選舉后為古竹鄉高北村民委員會,1997年高北村從古竹鄉分出,另設高頭鄉,改稱為高頭鄉高北村民委員會,2021年6月為高頭鎮高北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高北村附近有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承啟樓、世澤樓、僑福樓、五云樓、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