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龍巖市 > 永定區 > 湖坑鎮 > 洪坑村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洪坑村

[移動版]
地名:洪坑村隸屬湖坑鎮
區劃代碼:350803106206代碼前6位:350803
行政區域:福建省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行政級別:村車牌代碼:閩F
長途區號:0597 郵政編碼:364000
城鄉分類:村莊分類代碼:220

地名由來:

上祖林錦茂三世祖從河南遷居福州、莆田,后又遷龍巖西陂,再后又遷居岐嶺巖太,然后來此地。村中一條溪從古竹方向流來,故稱洪川,因川與坑近義,后改名洪坑。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村名單公布,{標題}上榜。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洪坑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洪坑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公布洪坑村為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20年11月,洪坑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2年12月,洪坑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洪坑村位于湖坑鎮東北部,距湖坑集鎮5公里,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永定)土樓所在重點村之一、是著名土樓民俗文化村、省級園林式村莊、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所在地,先后獲得市第九屆文明村、省級衛生村、福建最美鄉村、省級文明風景區、省第十屆文明村、市新農村“427”建設重點村、“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等榮譽。全村土地總面積7117畝,人口2910人。

洪坑村現存36座大小不一、方圓各異的土樓,土樓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五鳳形、半月形及其變異形式,“土樓王子—振成樓、宮殿式建筑—奎聚樓、府第式建筑—福裕樓”為洪坑土樓群的杰出代表,于2001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

+查看詳細洪坑村概況>>

文化旅游:

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

洪坑土樓群位于湖坑鎮東北面的洪坑村,距縣城45公里。13世紀(宋末元初)林氏在此開基,2000年有638戶2310人居住在該土樓群內。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已坍塌。現存

振成樓

振成樓坐落在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鴻超兄弟等人于民國元年(1912年)建造。俗稱八卦樓,以富麗堂皇、內部空間設計精致多變而著稱。其局部建筑風格及大門、內墻、祖堂、花墻等所用的顏色,

奎聚樓

奎聚樓坐落在洪坑村西北部,建成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坐北朝南,占地約6000平方米,三堂兩落。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門廳、天井、中廳、天井、大廳(祖堂前廳)、祖堂,兩側為橫樓。主

福裕樓

福裕樓坐落在洪坑村北部,東臨洪川溪。建于清光緒六年(1880年)。坐西朝東,占地約4000平方米,三堂四落府第式(五鳳樓)。中軸線自東而西依次為:門坪、內大門、門廳、前天井、中廳(祖堂)、后

光裕樓

光裕樓坐落在洪坑村北部,福裕樓南側,東臨洪川溪。長方形土樓,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坐西朝東,占地約2500平方米。高4層,面闊41.8米,進深33.6米,共3進,以天井相隔,內通廊

如升樓

如升樓該樓坐落洪坑村北部,與福裕樓隔洪川溪相望。俗稱米升樓,因規模形狀如同舊時民間計量大米、谷子的竹制器皿(俗稱米升),故名。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建,林氏民居。坐東朝西,單環,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全洪坑村分為洪東保、洪西保,1949年后屬豐盛村,1958年公社化后為洪坑大隊,1984年為湖坑鄉洪坑村民委員會,1993年撤鄉設鎮,改稱為湖坑鎮洪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洪坑村附近有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光裕樓如升樓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

林靄民

林靄民(1906~1964),字瑞章,湖坑鄉洪坑人。家境寬裕,學有淵源,畢業于福建省立第九中學,擅詩文,工書法。胡文虎創辦《星島日報》,聞其文名,聘為報社社長。太平洋戰爭前到香港淪陷前夕,回福建任田糧


湖坑鎮行政區劃: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 最新99国产小视频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四 | 日韩欧美在线导航亚洲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