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溪村 | 隸屬:坎市鎮 |
區劃代碼:350803101203 | 代碼前6位:35080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F |
長途區號:0597 | 郵政編碼:36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方別名清坑,相傳過去此地出過知書文人,通達情理,為官清正,并地處永定河畔,故此得名清溪。
榮譽排行:
2024年2月,清溪村被確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鎮創建對象。
2022年12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確定清溪村為2022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專業村(鄉村旅游)。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清溪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清溪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清溪村位于永定縣坎市鎮西南部,距龍巖市高坎新城約7公里,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海拔1500米。全村轄7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191戶,727人,46個黨員,全村總面積12123畝,耕地面積527畝,山林(竹林)面積11096畝 。全村現以農業、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331元。清溪依山傍水,居住環境優越,歷史文化悠久,是多出文人的地方,歷史上“獨中青坑”、“四代五翰林七進士”就出在這里。
該村自2010年被評為龍巖市新農村建設“427”工程示范村以來,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戰略目標要求,以清溪獨特的翰林文化為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原屬白土鄉管轄,1949年至1952年設清溪農會,屬白土村政府管轄;1952年至1958年9月原白土村改為白土鄉,下設農會;1958年10月成立成立人民公社改為大隊生產營;1959年至1961年設立單獨的清溪大隊管理區,1969年改為清溪大隊革命領導小組,1972年改為清溪大隊管委會,1984年設立清溪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清溪村附近有福建土樓(永定)旅游景區、高北土樓群(土樓王景區)、洪坑土樓群(民俗文化村)、龍巖天子生態旅游區、南溪土樓群、初溪土樓群等旅游景點,有永定紅柿、永定巴戟天、永定菜干、永定六月紅早熟芋、永定美蕉、永定萬應茶等特產,有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中醫養生(永定萬應茶)、永定客家土樓楹聯、龍巖山歌、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