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福建省第二批省級傳統村落名錄公布,黃坑村位列其中。
黃坑自然村方圓11.82平方公里,東至三寶溪以溪為界,西至下圖后山,與溪門村毗鄰,南至莆田市莊邊鎮下田村、仙游縣游洋村交界,北接念后村,全境為原始森林所覆蓋,2005年林業部門劃為生態林的就有1萬余畝,村所在地是天成的玲瓏小盆地約198畝。四面環山,一水貫穿,山不高而云深林茂,巖無奇而偶露崢嶸,百年古樹,遒勁挺拔,飽經滄桑。這里最可貴的是廣袤的森林中流出的小溪,從村中穿過,那潺潺的溪水清澈透底,特殊的地理結構溪底平滑且呈橘紅色,在月光下隱約豪光閃爍,溪至村尾斷然不知去向,渾然一個0的盆地,村中居民獨姓程氏。
程氏先民定居于此還有一則饒有意味的起源:相傳,先祖程嘉誦游歷至此,天色將晚,便搭蓬露宿,夜坐溪旁,見溪底光芒閃爍,以為傳說中的“起豪光”,遍地黃金,大喜,認定為風水寶地,便決定喬遷于此,并起村名叫黃坑,即黃金滿坑是也。根據仙瓢程氏族譜記載,公元1528年嘉靖年間程嘉誦從仙瓢(今赤錫鄉東坑村)遷至黃坑至今已有408年。
村內數十座民居,傳統建筑為數不多,其中一座祖祠建于宋代,三座清代民居,還有兩座民國起建。這些古建筑都在使用,保持了傳統的生活態性,古建外觀立面和梁柱結構都基本保存原有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