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樓村 | 隸屬:洋中鎮 |
區劃代碼:350426103201 | 代碼前6位:350426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明朝祖宗開基時,住洛洋自然村;后來,在村后面蓋樓形成的聚落,故名。
基本介紹:
后樓村位于尤溪縣洋中鎮西南部,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種植業,食用菌、甌柑產業是后樓村的主導產業,主要是規;耘嘞愎健⒛径、杏鮑菇、金針菇、繡球菌和甌柑種植,后樓村現已形成集食用菌、甌柑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條。截止2012年底,全村農村經濟總收入14321萬元,村財收入2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41元。全村共轄42個村民小組,1845戶農戶,7120人,占所在的洋中鎮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全村共有勞動力5031個。村設1個黨總支部,8個黨支部,黨員251人。全村土地總面積69000畝,其中:耕地面積6956畝,林地面積53500畝。近年來,先后被福建省老齡委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農業農村部推介后樓村為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億元村(食用菌)。
2021年12月,后樓村被確定為福建省第二批高級版綠盈鄉村(鄉鎮)。
2021年11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后樓村為2021年福建省衛生村。
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遴選推介后樓村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2021年4月,后樓村獲評為2020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
2020年12月,后樓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天峰山食用菌)。
2013年7月,農業部認定后樓村為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天峰山食用菌)。
歷史沿革:
宋時,后樓屬興文鄉安富里,明清時屬十五都,明國時期屬雍后鄉轄地。
解放初期為后樓鄉,屬第三區(西洋區);1960年為后樓公社后樓大隊。
1962年并入洋中公社為后樓大隊。
1984年改稱后樓村,成立后樓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后樓村附近有朱子文化園、九阜山生態旅游區、古溪星河景區、俠天下旅游區、桂峰古村、閩湖國家水利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尤溪金柑、尤溪綠茶、尤溪綠筍、尤溪紅茶、尤溪茶籽油、素面等特產,有朱熹祭典、尤溪南芹小腔戲、泰寧梅林戲、永安大腔戲、朱熹祭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