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康村 | 隸屬:馬坪鎮 |
區劃代碼:350623111201 | 代碼前6位:3506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村莊希望子孫后代均能富貴安康,故名。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后康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后康村地處丘陵地帶,山坡地大都開發種上荔枝、龍眼等果樹,已開始受益,年產量200噸。全村有耕地3211畝,其中水田1225畝,農地1986畝,主要種植水稻、花生、枝豆、甘蔗、香蕉等,年產量約500噸。村民有手扶拖拉機5輛,農用車2輛,機板車3輛,的士1輛,從事種項運輸。外出經商者10人,打工者200多人。
后康村與馬圩村、仙都村、文安村、林埭村、京野村相鄰。
中共漳浦縣委成立舊址位于漳浦縣馬坪鎮后康村庵仔自然村馬坪中心校。大革命失敗后,漳浦一批共產黨人李聯星、陳元宰等在馬坪鎮后康村的馬坪育才學校以教學為掩護,宣傳革命道理,整頓農會組織,發展農民入
中共漳浦縣委機關舊址位于漳浦縣馬坪鎮后康村庵仔自然村,年代為1928年。簡介:舊址原為僑辦馬坪育才小學,土木結構,建筑面積616平方米,由前廳、天井廡廊、正堂,加左右廂房組成。1917年華僑
歷史沿革:
后康民國29年屬馬坪鄉的后康保,民國33年屬前坪鄉轄。
解放初期屬于第五區(佛曇區)的后康鄉,1958年9月起屬佛曇公社的后康大隊。
1984年屬佛曇鎮后康村,1987年8月從佛曇鎮分設馬坪鄉,屬馬坪鄉(1992年2月馬坪鄉改鎮)的后康村委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后康村附近有中共漳浦縣委成立舊址、中共漳浦縣委機關舊址、天福茶博物院、漳州花博園、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景區、濱海火山地質公園等旅游景點,有舊鎮大蠔、漳浦沙西紅鱘、烏石荔枝、沙西榕樹盆景、深土紫菜、杜潯酥糖等特產,有漳浦剪紙、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錦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