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過港村 | 隸屬:前亭鎮 |
區劃代碼:350623110208 | 代碼前6位:3506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早前村莊與田中央社之間隔一條港道,往來需過渡或涉水,先人從田中央過一條港道的另一邊開基建社而叫過港,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認定過港村定為第二批福建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鎮。
基本介紹:
過港村位于南太武山南麓,南臨江口灣,東至田中央村,西隔大寨山與圩仔村、古臺自然村交界,北至長北內自然村。早前與田中央之間隔一條港道,往來需過渡或涉水。今港道已不存在,過港村地名由此而來。離廈門特區約40公里,前亭公路繞村后而過。
【村落與民居】村域面積3.9平方公里,由過港、烏角頭、后段、王厝尾4個自然村組成,8個村民小組。
【歷史沿革】 過港自然村、烏角頭自然村、后段自然村、王厝尾自然村,宋朝隸屬漳浦縣二十三都(轄今漳浦縣前亭鎮全境、佛曇鎮整美村、白竹湖農場全境、龍海市港尾鎮全境)安仁鄉沙澳里。
元沿宋制,明沿元制,明初,縣以下設都、里、甲(亦稱圖),里設里正,甲設甲首,每
過港王加祿故居位于漳浦縣前亭鎮過港村55號,年代為清。簡介:建于清光緒丁酉年(1897),原為清王加祿所建私宅,現為過港王氏小宗祠堂,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887平方米。坐西向東,
歷史沿革:
過港村清代隸屬漳浦縣二十三都沙澳保。
民國初年隸屬漳浦縣第五區(佛曇區),又稱外東區。
1934年屬橋仔頭保轄,1944年屬前坪鄉橋港保轄。
新中國初期屬漳浦縣第五區(即佛曇區)田中央鄉轄,1956年10月成立過港鄉。
1958年3月成立橋港鄉。
1958年9月公社化,成立過港生產大隊,隸屬佛曇公社橋港管理區。
1961年撤銷管理區,過港生產大隊隸屬前亭公社管轄。
1984年9月,成立過港村,隸屬前亭鄉(199
周邊相關:
過港村附近有過港王加祿故居、天福茶博物院、漳州花博園、漳州東南花都花博園景區、濱;鹕降刭|公園、唐山過臺灣石雕園等旅游景點,有舊鎮大蠔、漳浦沙西紅鱘、烏石荔枝、沙西榕樹盆景、深土紫菜、杜潯酥糖等特產,有漳浦剪紙、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錦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