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衣村 | 隸屬:沙西鎮 |
區劃代碼:350623114202 | 代碼前6位:350623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E |
長途區號:0596 | 郵政編碼:36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白衣相傳最早是戴姓開基,社名“百威”,因出一秀才鄉試屢考不中,有失百威之威名,自稱白衣秀才,本地方言“百威”與“白衣”諧音,更取白衣秀才之意,百威社被演化為白衣社,以“白衣社”命名。
榮譽排行:
2024年1月,白衣村被命名為2023年福建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白衣村位于沙西鎮西南部,北依梁山打鐵尖(海拔772米),西鄰北旗村,東鄰庵兜、下寨二村,南臨漳江入海口,隔江與云霄縣東廈鎮東崎村相望。沿江突出部石蛇尾是與對岸湖坵對渡的古渡口,下寨碼頭建在這里,與清代石礬塔相映成趣。省道漳東線公路及漳詔高速公路從村北通過。
政區沿革
清代為白衣保。民國29年屬涂樓鄉(民國33年合并于嶼頭鄉)的白衣保。新中國初期屬十二區下埔鄉所轄,1955年9月十二區合并于杜潯區,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的白衣大隊,1961年改屬沙西公社,今為沙西鎮的白衣村。村轄白衣、下埔二社(自然村),全村共878戶3202人。
各社人口及姓氏
白衣,53
歷史沿革:
宋屬漳浦縣常樂鄉綏康下里。
明屬十都。
清屬銅山營鎮標左營白衣保。
民國初年屬漳浦縣南區,1928年屬漳浦縣第二自治區,1940年屬涂樓鄉白衣保,1944年屬嶼頭鄉白衣保。
新中國初期屬十二區下埔鄉,1955年屬杜潯區下埔鄉。
1958年9月屬杜潯公社下寨管理區白衣大隊。
1961年屬沙西公社白衣大隊。
1984年9月屬沙西鄉(1993年改為鎮)白衣村。
周邊相關:
白衣村附近有福建土樓、福建土樓(南靖)旅游景區、天福茶博物院、三平風景區、東山風動石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平和琯溪蜜柚、漳州蘆柑、云霄枇杷、東山鮑魚、白芽奇蘭茶等特產,有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藝、浦南古儺、民間信俗(三平祖師信俗)、錦歌、東山歌冊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