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禮門鄉 | 隸屬:周寧縣 |
區劃代碼:350925201 | 代碼前6位:350925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轄區面積:約13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531人 |
人口密度:約4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禮門村 | ~201 | 鄉中心區 | 禮門村行政村,村委會駐洋頭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舊屬寧德縣管轄,稱寧德縣十八都龍峰境矮門村。東臨貢川村,西達“八閩首景”——滴水巖,南連仕本村,北接大…[詳細] |
仕本村 | ~202 | 村莊 | 仕本行政村,獨一村,為革命老區村。原名“水松坂”,俗稱“過坂”。五代南唐(916~961年)岳王李璟次子李晃肇基,取名“仕本”,以顯其“源”。1955…[詳細] |
貢川村 | ~203 | 村莊 | 原名水竹坂,為了懷念水源木本,取江西的簡稱“贛”字“予人河水,饑而餐之,渴而飲之”之意,取名“貢川”,教育子孫永世不忘飲水思源之理。…[詳細] |
大碑村 | ~204 | 村莊 | 大碑行政村,村委會駐大碑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8年改為大隊,1981年改稱村委會。原轄有大碑、南主巖、小何坑3個自然村,現…[詳細] |
芹源村 | ~205 | 村莊 | 芹源行政村,村委會駐芹源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舊屬寧德縣十七都管轄。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8年改為大隊,1981年改稱村委會。原轄有芹源、大山、…[詳細] |
大林村 | ~206 | 村莊 | 大林行政村,村委會駐大坪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行政村村名以大坪、七普林兩自然村首、末二字,取名為“大林”。1955年成立初級社, 1959改為大隊委員…[詳細] |
常源村 | ~207 | 村莊 | 常源行政村,村委會駐常源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常源、陳坑2個自然村,現轄常源…[詳細] |
陳峭村 | ~208 | 村莊 | 陳峭行政村,村委駐陳峭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陳峭、下坪2個自然村,現轄陳峭1…[詳細] |
秋樓村 | ~209 | 村莊 | 秋樓行政村,村委會駐秋樓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秋樓、后確、深水岡、樓下厝、叉…[詳細] |
玉山村 | ~210 | 村莊 | 玉山行政村,村委會駐玉山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現轄玉山、前程等2個自然村。4個村民…[詳細] |
溪兜村 | ~211 | 村莊 | 村處溪畔,故名。1955年成立初級設,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詳細] |
山頭村 | ~212 | 村莊 | 山頭行政村,村委會駐山頭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有山頭、巖石頭、溪頭岡、粗灣中…[詳細] |
梨坪村 | ~213 | 村莊 | 梨坪行政村,以梨坪自然村為名,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原屬于首洞行政村的自然村。1980年改為村委會。原轄梨坪、山里、前園、王坑4個自然村…[詳細] |
首洞村 | ~214 | 村莊 | 首洞行政村,村委會駐梨村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位于禮門鄉南部,東與寧德市吳峰村交界,西與屏南縣東盤相鄰,南與梅度村相鄰,北與梨坪村接壤。相傳此地為北宋…[詳細] |
后垅村 | ~215 | 村莊 | 后垅行政村,村委會駐后垅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后垅、洋坪、蘭后(林后)、秀坑…[詳細] |
梅度村 | ~216 | 村莊 | 梅度行政村,村委會駐梅度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年改為大隊委員會,1982年改為村委會。原轄梅度、六角臺、肥豬河、佛坑、溪…[詳細] |
油灣村 | ~217 | 村莊 | 油灣行政村,村委會駐油灣自然村,為革命老區村。1955年成立初級社,1959改為大隊委員會,1981年改為村委會。原轄油灣、黃旗嶺、溪兜底、池灣中4個…[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初樟源魏延中科舉進士中榜前往此地謁祖,取名為“禮門”。
基本介紹:
禮門鄉位于周寧縣西南部,與寧、政和相毗鄰,鄉政府所在地離城關27公里,全鄉轄有17個行政村,82個自然村,總面積134平方公里,總人口1.67萬,鄉黨委下轄24個黨支部,黨員481人,其中農村黨支部17個,黨員358人.鄉政府所在地海拔980米,最高的玉山村海拔1100米,最低的后垅村海拔260米,行政村間海拔落差最大值達850米。鄉境內以山地為主,其中水田面積8339畝,林木面積9000畝,毛竹面積5000畝,板栗面積6000畝.境內溪流主要有后垅溪、洋頭溪,水資源蘊藏量達6萬千瓦。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明礬、石泡流紋巖、珍珠巖、鐵礦等;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有被譽稱為“八閩首景”的滴水巖風景區、陳
榮譽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級版綠盈鄉鎮名單公布,禮門鄉上榜。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禮門鄉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陳峭村,是大自然的厚贈,有瑰麗的日出、云海、星空,有磅礴的峭石、巖洞、峽谷,還有千年遺存的街巷、廊橋、民俗。然而,這里因為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近年來,隨著投資力度的加
歷史沿革:
1940年禮門設鄉。
民國叁壹年屬西社鄉,1950年4月設第二區,1955年9月并入李墩區。
1958年8月,分設貢川、秋樓、首洞3個鄉(9月初改稱人民公社),1959年1月,并入李墩公社。
1961年8月,由李墩分出成立禮門公社。
1963年3月,再度并入李墩區。
1966年8月復設禮門公社。
1984年4月設禮門鄉。
現轄17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