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城子藏族鄉 | 隸屬:宕昌縣 |
區劃代碼:621223214 | 代碼前6位:621223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甘K |
長途區號:0939 | 郵政編碼:746000 |
轄區面積:約9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099人 |
人口密度:約6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拉界村 | ~200 | 村莊 | 拉界村是姓氏和居住均屬藏族而得名。解放前至1955年屬舟曲縣管轄,1955年劃歸宕昌縣管轄,屬于大河壩鄉,合作化時組建成立錦鋒農業高級社,公社化時成立…[詳細] |
新城子村 | ~201 | 鄉中心區 | 相傳古時有一戰將奉旨駐守宕昌舊城,因新城子地勢險要,宜于防守,于是在此地修筑了一座新城,分兵駐扎。為了與舊城相區別,故名。…[詳細] |
權家村 | ~202 | 村莊 | 權家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立坪村 | ~203 | 村莊 | 立坪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岳藏甫村 | ~204 | 村莊 | 岳藏甫是姓氏和居住均屬藏族而得名。解放前至1955年屬舟曲縣管轄,1955年劃歸宕昌縣管轄,屬于大河壩鄉,合作化時和路崗頭合建青柏農業高級社,公社化時…[詳細] |
大河壩村 | ~205 | 村莊 | 以駐地村位于大河壩溝而得名。解放前至1956年屬舟曲縣管轄,1956年年底劃歸宕昌縣管轄,直屬于大河壩鄉,合作化時成立松柏農業高級社,公社化時成立松柏…[詳細] |
老樹川村 | ~206 | 鄉中心區 | 相傳很早,此地有一片白楊樹林,生長很久,樹粗而高達,并住地平坦而得名老樹川。…[詳細] |
路崗頭村 | ~207 | 村莊 | 因該地早先有一姓路居民,故而以此命名。解放前至1955年屬舟曲縣管轄,1955年劃歸宕昌縣管轄,屬于大河壩鄉,合作化時和岳藏甫村合建青柏農業高級社,公…[詳細] |
新坪村 | ~208 | 村莊 | 原名“番坪”,因屬藏族居住之地,解放后改為新坪村。…[詳細] |
民福村 | ~209 | 村莊 | 民福村始建于2008年10月,屬于“5.12”地震災后易地搬遷安置村,為了讓受災群眾安居樂業,幸福而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古時一戰將駐守宕昌舊城,他發現另一個地方地勢險要,易于防守,便修筑一座新城,分兵駐扎,為與舊城區別,命名“新城子”。
基本介紹:
宕昌縣新城子藏族鄉位于縣城東南部5公里處,全鄉總面積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60畝。全鄉轄9個行政村36個合作社,總人口6342人,其中藏族2111人,回族267人,村村實現了通路、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目標。境內氣候溫和濕潤,森林資源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不僅有國家一、二類野生保護動物,還有“隴上九寨溝”—大河壩自然風景區,礦產資源儲量也很可觀,經濟開發前景廣闊。
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幾年來,鄉黨委、鄉政府組織帶領全鄉各族人民,以增加農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為目標,搶抓各種機遇,多方爭取投入,累計投入資金581.5萬元,新修河堤6條2273米,護地470畝;新修灌溉水渠2960米。蓄水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新城子藏族鄉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宕昌大河壩自然風光 位于宕昌東南20公里新城子藏族鄉天然林區。南依滔滔岷江,北襟巍巍迭山,熔北國之雄奇,含南國之靈秀。有“綠鎖暗門”、“暗門掛簾”、“飛瀑彩虹”、“青天一壁”等景點,絢麗多姿
歷史沿革:
1949年以前,屬岷縣宕昌鎮。
1950年,境內設老樹川鄉,屬臨江區。
1952年12月,境內又設大河壩鄉。
1954年6月,大河壩鄉劃歸舟曲行政委員會。
1956年4月,大河壩鄉復歸宕昌。
1958年11月,設新城子、大河壩、老樹川3管理區,屬臨江公社。
1961年4月,成立新城子公社。
1983年10月,新城子公社改新城子鄉。
1984年7月15日,新城子鄉改為新城子藏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