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鐔河村 | 隸屬:鐔河鄉 |
區劃代碼:621221213201 | 代碼前6位:6212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K |
長途區號:0939 | 郵政編碼:7460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據說,在元朝初期,為便于貿易往來,由原有逯姓人氏,伐木造舟,在今天康縣云臺鎮下磨村斜對岸率先建立了渡口,史稱逯家渡。早在南宋后期,從四川一顆大槐樹下遷居于今石榴村一帶的鐔氏人家,再次沿西漢水逆水而上,與渡口逯姓人家居住一起,后接管逯家渡。逯家逼迫撤離渡口,定居在下游逯家坪山上,這里才正式命名為鐔家河渡口,并發生了興旺的鐔河街,鐔河村由此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甘肅省第九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名單出爐,鐔河村入列。
2020年3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鐔河村為2019年度甘肅省衛生村(社區)。
基本介紹:
鐔河村是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鐔河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10,為鄉中心區。區劃代碼為621221213201,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21221。郵政編碼為7460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39 ,車牌號碼為甘K。鐔河村與閻家山村、將利村、半山村、馬槽溝村、土蒿坪村、侯家老莊村、石榴壩村、王山村、陽坪村、黑溝村、建村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成縣下轄地域,1951年前后屬第二區鐔河鄉,1955年屬化埡區,1958年建立鐔河鄉人民公社鐔河大隊,1962年屬兩河公社,后劃歸鐔河公社,1983年由鐔河生產大隊改稱鐔河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鐔河村附近有雞峰山、西狹頌風景區、陳院生態園、成縣杜甫草堂、薤韭山、杜少陵祠等旅游景點,有紅川酒、成縣核桃、隴南天麻、成縣酒柿子、成縣手搟面、成縣石子饃等特產,有西和麻紙制作技藝、康縣婚俗之男嫁女娶、羊皮扇鼓舞、李家山手工造紙、乞巧文化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