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甘肅省 > 酒泉市 > 敦煌市 > 月牙泉鎮

敦煌市月牙泉鎮

[移動版]
地名:月牙泉鎮隸屬敦煌市
區劃代碼:620982106代碼前6位:620982
行政區域:甘肅省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甘F
長途區號:0937 郵政編碼:735000
人口數量:約2萬人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楊家橋村~200主城區
楊家橋村位置處在二支渠的上半段,由于二支渠在五十年代初期改造之前,渠道交叉,橋梁縱橫,架橋周邊居住的多以楊姓人家為主,故名。…[詳細]
合水村~201村莊
清雍正4年(1726)由甘肅省合水縣移民至此建合水坊,后村以坊名,得名合水村。當時的移民來自甘肅合水縣、環縣、寧縣和正寧縣。其中,合水村一組從正寧遷入…[詳細]
月牙泉村~202村莊
月牙泉村生態環境 月牙泉村森林面積115公頃,其中,造林面積480畝。育苗面積40畝,森林覆蓋率達51%。 生態文化 村轄區內有雷音寺、民俗…[詳細]
鳴山村~203村莊
鳴山村因地處鳴沙山腳下而得名。1958年屬敦煌人民公社楊家橋大隊九、十生產隊;1961年改名為鳴山大隊;1983年3月撤大隊設村,沿用至今。…[詳細]
中渠村~205村莊
因位于總二支渠的中段,故名。土改時屬三區一鄉三行政。1955年建成蘭州廳、中渠二個初級社,后合并為楊家橋高級社的十三、十四、十五、十六隊。1958年改…[詳細]
蘭州村~206城鄉結合區
清雍正4年(1726)由甘肅省蘭州府(今蘭州市)移民至此,后以移民原址所在地命名為蘭州村。…[詳細]

地名由來:

月牙泉鎮因境內有景區月牙泉而得名。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基本介紹:

月牙泉鎮地處敦煌市南郊,全鎮有6個行政村,29個村民小組,2379戶,8933人,總面積2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4600多畝。

全鎮區位優勢明顯,旅游資源豐富,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已建成全市有名的蔬菜大鎮、林果大鎮、旅游大鎮。基本形成了戶均一畝棚,人均一畝園,戶戶有一個從事二三產業的人的產業布局,使農民增收有了支柱性保障。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870元,預計2011年人均純收入將達到8875元,較上年增加1005元。全鎮60%的農戶住上了太陽能采暖房,電話入戶率達100%以上,100%的農民享有初級醫療衛生保障,全鎮基本實現上下水與城市聯網,高低壓線路全面改造,道路硬化四通

+查看詳細月牙泉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1年8月,月牙泉鎮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

2015年7月,月牙泉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月牙泉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文化旅游:

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

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數十米,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山峰陡峭,勢如刀刃,整個山體由油潤細米粒狀黃沙積聚而成。我攀山而上,只覺腳下的沙子會鳴鳴

月牙泉

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鳴沙

敦煌民俗博物館

位于敦煌市城郊的鳴沙山麓,距舉世聞名的莫高窟25公里。占地總面積7920平方米,建筑面積4300平方米。館內共有各類古建筑風格的房舍126間,充分展現了敦煌地方的民間習俗,是目前敦煌的涉外旅

佛爺廟

敦煌,是我國特定歷史時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匯點,因而產生了燦爛輝煌的敦煌古代文明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東六公里處的佛爺廟灣西晉畫像磚墓是敦煌漢唐墓葬文化的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新安鄉的一、二、三保。

1949年10月,建政后,屬新安區(后改三區)的新民、新建、新富3鄉。

1953年,在新建鄉(后改二鄉)建立了只有5戶農民的全縣第一個農業初級社——牛秉義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4年冬,農業合作化高潮中,成立楊家橋高級農業合作社。

1955年,撤區并鄉后,為第四鄉。

1958年9月,為楊家橋生產大隊。

1961年,改為楊家橋公社。

1966年,改為衛東公社。

1

+查看詳細月牙泉鎮歷史沿革>>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精品v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精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