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推行地方自治,奉令縣以下劃分區和村。
通過人員培訓,造冊上級,至民國十八年方完備。
是地隸于新豐區,大部分地域屬上漚波下村,攔河壩兩個生產隊屬東溝村。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改為鄉,基本以新豐區屬地為新豐鄉,瞎31個保。
今沙井村域屬上漚波堡,保下為甲。
今村域一二社張家洼子為一個甲,飲牛河王家莊為一個甲,沙井街和東嘴崗下為一個甲,攔河壩為一個甲。
1949年9月下旬,張掖縣人民政府以原新豐鄉置新豐區,設人民政府,以原甲為基礎劃分行政府。
以上漚波下村之域為沙井鄉,劃有沙井村,東四號村,八廟村,東三村。
1950年7月改新豐區為第九區。
1952年11月,以調整后的第九區之域為第十三區,遷公署于沙井子。
是地隸于沙井鄉。
1954年,沙井村和下南灣村創建沙井鄉第一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5年11月,農村撤區并鄉,以沙井、下利溝、九閘溝、上漚波為沙井鄉。
1956年10月,成立沙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撤銷村的建置。
1958年7月,沙井鄉、新民鄉合并成立七一人民公社,12月七一人民公社合并為甘浚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撤銷鄉的建置。
由于人民公社的規模大,為管理方便,下設管理區分片管理,以原沙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管轄區域置沙井生產大隊,轄域沙井管理區。
1961年5月調整公社規模,以原沙井鄉域成立沙井人民公社。
1964年5月沙井人民公社并入新民人民公社,公社以“新民”冠名,1965年10月,仍改稱沙井人民公社。
1966年9月,沙井人民公社改稱向東人民公社,沙井生產大隊改稱向東大隊。
1970年7月恢復原稱謂。
1983年11月,撤銷人民公社建置,以沙井人民公社之域為沙井鄉,成立沙井鄉人民政府,以沙井大隊之域為沙井大隊,成立沙井村村民委員會。
2004年12月小河鄉與沙井鎮合并,沙井村隸屬于沙井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