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策底鎮 | 隸屬:華亭市 |
區劃代碼:620881104 | 代碼前6位:62088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L |
長途區號:0933 | 郵政編碼:744000 |
轄區面積:約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517人 |
人口密度:約11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盤坡村 | ~200 | 村莊 | 最早叫盤河子,因有羊圈河和小南峪河蜿蜒流下,匯流于村前而得名,后演變為盤坡。…[詳細] |
光明村 | ~201 | 村莊 | 原名“八王溝”村,因名不文雅,改為“光明”,寓意向往美好生活,前途光明。…[詳細] |
羅莽村 | ~202 | 村莊 | 羅莽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策底坡村 | ~203 | 村莊 | 地處策底河北岸向陽坡上,故名。1949年10月屬馬峽區策底鄉。1955年策底坡、腰崖、下陰灣3個自然村為策底坡農業生產合作社;杜家莊、咀子莊、堡子灣3…[詳細] |
關梁村 | ~204 | 村莊 | 地處華亭市和崆峒區的交界處,是華亭進入平涼的必經關口,又因駐地多山梁,故稱為關梁。…[詳細] |
紅旗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在大生產時代,人們在生產勞動中比、趕、超,以“奪取紅旗為最高榮譽”,因經過努力最終奪取了紅旗,故名。…[詳細] |
大南峪村 | ~206 | 村莊 | 地處策底鎮南部山區的凹陷地帶,故名。1949年10月屬馬峽區大南峪鄉管轄。1962年成立大南峪大隊,屬策底公社管轄。1983年11月,改大隊為村委會,…[詳細] |
小南峪村 | ~207 | 村莊 | 地處策底鎮南部山區的凹陷地帶,相對大南峪村而命名。…[詳細] |
策底村 | ~208 | 鎮中心區 | 很早以前叫“柴坻”,以自然地理實體而得名,傳說古代此地漫山遍野都是灌木林,群眾稱“柴禾很多”,山下大部分是水灘,村民獨居柴山之下,水灘之上,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山上長滿灌木柴火,山下為水灘平地,得名“柴坻”,后演化為策底。
基本介紹:
策底鎮位于華亭縣西北部,北距平涼市區38公里,南距縣城17公里。轄區總面積75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3517.9畝,轄9村43社,總人口10950人,其中,農業人口2157戶9451人,回族人口164戶615人(策底村55戶213人,策底坡村109戶402人)。
策底鎮屬黃土丘陵溝壑區,年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163天左右,年平均氣溫7.8℃,平均海拔1580米,策底河是芮河水系年徑流量最大的河流,境內山川相伴,植被良好,氣候宜人。
鎮政府所在地平坦開闊,交通發達,通訊便捷,水電充足。平華公路穿境而過,通訊網絡覆蓋全鎮; 180KV變電所和日供水300噸的自來水可滿足鎮區群眾生產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策底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策底公社。
1984年,改為策底鄉。
2002年9月,撤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