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關鎮 | 隸屬:華亭市 |
區劃代碼:620881105 | 代碼前6位:62088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L |
長途區號:0933 | 郵政編碼:744000 |
轄區面積:約115.1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769人 |
人口密度:約5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早陽村 | ~200 | 村莊 | 原名“糟家莊”,因該村原是華亭糟姓回民故地,后此地回民遷居縣城南隴州溝,且地處向陽坡,故名。…[詳細] |
水聯村 | ~201 | 村莊 | 原名水溝門,后與周圍村莊聯合建村而取名水聯。…[詳細] |
陳家河村 | ~202 | 村莊 | 起初,陳姓人家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形成了村莊,故名。…[詳細] |
楞坎村 | ~203 | 村莊 | 楞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西莊村 | ~204 | 村莊 | 村部駐西莊,地處原斜洼大隊正西方位,故名。…[詳細] |
半川村 | ~205 | 村莊 | 地處上關河中半部川道,故名。該村1949年10月屬高山區上關鄉管轄。1955年與上關、小川等村組建為五愛農業合作社。1962年與上關、小川分開,成立半…[詳細] |
小川村 | ~206 | 村莊 | 三面群山環繞,而村民大多居住在地處一條相對平坦的小川道,故名。…[詳細] |
王家溝村 | ~207 | 村莊 | 起初,居住的王姓群眾較多,且位于山溝,故名。…[詳細] |
磨坪村 | ~208 | 村莊 | 早期有水磨建于小坪旁的小溪上而得名。該村1949年10月屬高山區磨坪鄉管轄。1955年組建磨坪農業合作社。1958年成立磨坪大隊,屬上關公社管轄。19…[詳細] |
碾子溝村 | ~209 | 村莊 | 此地古時修建一石碾子,作為村民碾五谷的地方,且地理地貌為山溝,故名。…[詳細] |
上關村 | ~210 | 鎮中心區 | 上關與神裕鄉的下關,同處在華亭與隴縣接壤的三鄉山,古稱上三鄉關和下三鄉關,簡稱上關、下關。…[詳細] |
地名由來:
上關鎮因古上三關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上關鄉位于華亭縣南部,東連神峪,西依麻庵,南與陜西隴縣接壤,北臨西華、南崐川二鄉,距華亭縣城約23公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丘陵起伏,溝壑錯縱,平均海拔1868米,氣候高寒陰濕,河流較多。三條河溝地帶較為平坦,是全鄉糧食的主要產地。全鄉轄11個行政村53個生產合作社2425戶10368口人。
上關歷史悠久,是古上三鄉關的簡稱,明代曾因地勢險要設巡檢司。解放前,稱高山鄉,解放后民主建政時改設高山區,1958年撤區并鄉為上關鄉,隸屬神峪公社,1961年成立上關公社,1983年恢復上關鄉至今。
上關鄉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平均海拔1868米,氣候高寒陰濕,河流密布,上關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甘肅省愛衛會命名上關鎮為2021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歷史沿革:
明代,曾因地勢險要設巡檢司。
民國元年(1912年)后,稱高山鄉。
1949年后,設高山區。
1958年,撤區隸屬神峪公社。
1961年,成立上關公社。
1983年,恢復上關鄉。
2015年,撤鄉改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