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關鄉位于華亭縣南部,東連神峪,西依麻庵,南與陜西隴縣接壤,北臨西華、南崐川二鄉,距華亭縣城約23公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丘陵起伏,溝壑錯縱,平均海拔1868米,氣候高寒陰濕,河流較多。三條河溝地帶較為平坦,是全鄉糧食的主要產地。全鄉轄11個行政村53個生產合作社2425戶10368口人。
上關歷史悠久,是古上三鄉關的簡稱,明代曾因地勢險要設巡檢司。解放前,稱高山鄉,解放后民主建政時改設高山區,1958年撤區并鄉為上關鄉,隸屬神峪公社,1961年成立上關公社,1983年恢復上關鄉至今。
上關鄉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丘陵起伏,溝壑縱橫,平均海拔1868米,氣候高寒陰濕,河流密布,上關河向南流入陜西境內,注入水、寺底河、邱林河向東流入神峪,匯入神峪河。地域遼闊,森林和草山資源較為豐富,適宜于農、林、牧綜合開發。聞名的有核桃、草畜、藥材特色產業。是全縣20萬畝核桃基地重點鄉(鎮)和10萬頭養牛示范基地。
位于本鄉半川村境內的石拱寺和磨坪村的海龍洞,有較高的歷史考古價值和旅游開發價值,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南與陜西龍門洞相接,構建了三足鼎立的旅游框架。
2005年底,全鄉農業生產值完成2054萬元;牧業總產值完成510萬元;糧食單產達到180公斤/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10元。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華上公路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了基配石路面建設任務。現已立項油筑硬化。教育工作在鞏固“兩基”教育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取得了全縣中學畢業會考第五、小學畢業會考第二的優異成績。科技、衛生等社會事業協調推進,社會治安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