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土門峴鎮 | 隸屬:會寧縣 |
區劃代碼:620422120 | 代碼前6位:62042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D |
長途區號:0943 | 郵政編碼:730900 |
轄區面積:約18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4340人 |
人口密度:約2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蘇家堡村 | ~200 | 村莊 | 1953年實行鄉制,劃分歸新塬鄉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于新塬公社,是蘇堡大隊,1974年與李塬大隊合并成蘇家堡村,1984年撤社立鄉劃分給土…[詳細] |
安家坡村 | ~201 | 村莊 | 安家坡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土門峴村 | ~202 | 鎮中心區 | 清朝后期稱“土門峴”文革時期稱“土木峴”,改革開放以來又恢復稱“土門峴”,2006年與原來的窩窩村合并,稱土門峴村委會。…[詳細] |
楊家峴村 | ~203 | 村莊 | 楊家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張家門村 | ~204 | 村莊 | 1953年實行鄉制,劃分歸張溝鄉管轄,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屬于土木公社,是張門大隊,1966年又有劃歸新塬公社,1984年撤社立鄉劃分給土門峴鄉管…[詳細] |
張家溝村 | ~205 | 村莊 | 張家溝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土門峴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土門峴村而得名。
基本介紹:
土門峴鄉位于會寧縣北部,東靠新塬鄉,西接草灘、四房吳鄉,南連大溝鄉,北鄰劉家寨子鄉,南北長21公里,東西寬15公里,總面積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54233畝。鄉政府駐地土門峴距縣城100公里。現轄6個村,34個社,2216戶,農業人口11151人,非農業人口131人。
自然地理:土門峴鄉是隴西黃土高原的組成部分,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山脈多為東西走向。地形大致可分為梁峁山地、河谷川地和部分殘塬區三個類型,海拔為1784—2103米。水源缺乏,僅有一條季節性小溪—苦水河,水質咸苦。
氣候干燥,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平均為328毫米左右。土地資源豐富,地域較遼闊,總面積折合畝數為27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土門峴鎮為2022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文化旅游:
崖窯塬墓群位于會寧縣土門峴鎮土門峴村北山社崖窯塬邊緣地帶。崖窯塬墓群為第五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群中心為基點,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五區(河畔)。
1958年,屬劉寨公社。
1961年,為土木公社。
1965年,和老莊公社合并為新塬公社。
1973年,恢復土木公社。
1981年,改為土門峴公社。
1983年,改為土門峴鄉。
2016年,撤鄉換鎮為土門峴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