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川鎮 | 隸屬:會寧縣 |
區劃代碼:620422113 | 代碼前6位:62042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甘D |
長途區號:0943 | 郵政編碼:730900 |
轄區面積:約125.9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409人 |
人口密度:約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南峪川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南峪川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梁家堡村 | ~200 | 村莊 | 1983年7月更名為中川鄉梁家堡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梁家堡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高廟村 | ~201 | 村莊 | 1983年7月更名為中川鄉高廟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高廟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高陵村 | ~202 | 村莊 | 1983年7月更名為中川鄉高陵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高陵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中川村 | ~203 | 鎮中心區 | 1983年7月更名為中川鄉中川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中川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大墩村 | ~204 | 村莊 | 1983年7月更名為中川鄉大墩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大墩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老鴉岔村 | ~205 | 村莊 | 1983年7月更名為中川鄉老鴉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老鴉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三條峴村 | ~206 | 村莊 | 三條峴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化合村 | ~207 | 村莊 | 1983年7月更名為中川鄉化合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化合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王家磨村 | ~208 | 村莊 | 王家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糜岔村 | ~209 | 村莊 | 由于盛產糜,故稱糜岔村。1983年為中川人民公社糜岔大隊,后更名為中川鄉糜岔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6月為會寧縣中川鎮糜岔村民委員會至今。…[詳細] |
地名由來:
中川鎮因境內中川堡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中川鄉位于會寧縣城正南,華家嶺北部,東靠新添鄉、侯川鄉,西連丁家溝鄉,南接通渭縣,南北長26公里,東西寬10公里,總面積125.95平方公里。共轄10個行政村,66個村民小組,共3692戶17141人。
自然地理:屬半山半川區,地勢自南向北傾斜,可分為丘陵溝壑區和河谷川道兩類地貌。海拔高度為1860—2200米,屬半干旱、半濕潤氣候過度地帶,年降雨量約400—450毫米,無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62℃,年日照時數2520小時,大于或等于10℃的積溫1860度,年太陽輻射熱度142.5千卡/cm 2。地上水系有祖厲河支流,系季節性河流,全鄉地下水較豐富,部分水質甘甜、礦化度低,可供人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中川鎮為2022年度甘肅省衛生鄉鎮(街道)。
文化旅游:
石石(dàndàn)灣遺址位于白銀市會寧縣中川鎮梁堡村東北1公里,遺址布于山梁西坡一帶及山下的平地上,遺址呈長方形,長約1000米,寬約200米,面積20萬平方米。遺址范圍內有灰坑、陶窯、白
清峰寺雪山殿位于會寧縣中川鎮老鴉溝村大灣社小山咀一古堡內。清峰寺雪山殿為第四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古堡外墻為基準,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
大墩梁紅軍戰斗遺址位于會寧縣中川鄉,年代為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7月4日,大墩梁紅軍戰斗遺址被公布為白銀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張順成退耕還林地東
王河墓地位于會寧縣中川鎮高陵村王河社蒲文成家菜園內。王河墓地為第三批會寧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墓地中心為基準點,四周向外延伸20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保護范圍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中盈鄉公所轄。
1949年后,屬二區(中川)轄。
1958年,建中川公社。
1983年,改為中川鄉。
2015年,中川鄉撤鄉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