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 甘肅省 > 隴南市 > 徽縣 > 高橋鎮

徽縣高橋鎮

[移動版]
地名:高橋鎮隸屬徽縣
區劃代碼:621227111代碼前6位:621227
行政區域:甘肅省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行政級別:鎮車牌代碼:甘K
長途區號:0939 郵政編碼:746000
轄區面積:約400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約4884人
人口密度:約12人/平方公里
下轄地區: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代碼城鄉分類簡介
高橋社區~001鎮中心區
高橋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渭兒村~200村莊
渭兒村名來源于渭兒河流域,相傳建村當年田地干旱,人們為了河水充裕將村命名為渭兒村。…[詳細]
崔壩村~201村莊
解放以前,有一姓崔大戶人家很有名,家族人口多,故用其姓命名。…[詳細]
梨樹村~202村莊
因建村時村中有一棵千年古老梨樹,故命村名為梨樹莊,后稱為梨樹村。…[詳細]
木蘆村~203村莊
光緒十三年,于木蘆社建木頭蘆戲樓,解放前該村叫做木梨川,解放初期,為表對木頭蘆戲樓的懷念,結合解放前木梨川的叫法,將該村叫做木蘆村,木蘆村由此得名。…[詳細]
小沙村~204村莊
小沙村地理位置南靠大沙坡梁,北靠小沙坡梁,因距小沙坡梁較近,故命名小沙村。…[詳細]
王灣村~205村莊
因村內王姓人居多,高橋河流經該村形似月牙,故名。…[詳細]
四合村~207村莊
因該村位于四溝交匯處,故此得名四合村。1958年由上碾合作社、下碾合作社、四合溝門合作社組成四合大隊。由樊家莊合作社、白楊合作社組成白楊大隊,1970…[詳細]
高橋村~208鎮中心區
高橋村的得名,與一個古老的傳說有關。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貨郎走街串巷來到這個地方,當時正值夏天,貨郎由于天氣原因也累了,就坐在一個橋上休息,不小…[詳細]
黑松村~209村莊
古稱“黑松林、轱轆坪,拿潘紅”,轄區內曾有一片原始的黑松林,后建村時以此為名。…[詳細]
木瓜村~210村莊
于清光緒末年建村時,因該地海拔偏高,氣溫偏低,但雨量充足。有一片原生態的木瓜林在此生長,周邊眾人皆知。因此得名木瓜園,解放后結合之前木瓜園的叫法,改名…[詳細]
太白村~211村莊
太白,因其境內有太白廟,故而得名太白村。…[詳細]
郭臺村~212村莊
因有郭姓人士在此地聚居且地是較為平坦的河岸邊,故此得名郭臺村。…[詳細]
徐溝村~213村莊
因有徐氏村民在此地聚居,且坐落于兩山之間之地,故此得名徐溝村。…[詳細]
興灣村~214村莊
據該村老年人講,解放前,此地人口少,勞力不足,來一陜西人造紙,影響力大,將新灣村改名為興家灣,意思是家家興旺之意。…[詳細]
東峪村~215村莊
先輩們因為此地山大溝深,故取名為“長峪溝”。后來,人們看到此溝為東西走向,太陽東升西落,因而又取名為東峪溝。…[詳細]
李坪村~216村莊
相傳在民國時期有幾戶姓李農戶為躲避戰亂,來到此地,希望時代平安,故取名為李坪(平)。…[詳細]

地名由來:

高橋鎮因鎮政府駐地北通白蠟峽的渭兒河河口,魏晉時,東西向跨河流區域筑有高橋,設有高橋關,因而得名。

基本介紹:

高橋鄉地處徽縣西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鎮,區域面積400多平方公里,全鄉18個行政村60個合作社,農業人口1750戶,7540人,耕地面積19194畝,糧食總產量502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554元。多年來,居住在高橋鄉的群眾依靠林業生存,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高橋鄉依靠黑木耳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縣名列前矛。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使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與國家林業政策有所沖突,針對這一狀況,高橋鄉黨委、政府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尋求和培育增加農民收入的替代產業,提出了近抓勞務遠抓林(林果產業),長抓草畜快抓苗(苗木繁育)的指導思路,解決了山區群眾增收難的問題,為增加農民收入找到了突破口

+查看詳細高橋鎮概況>>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高橋鎮被授予甘肅省第十六批省級文明村鎮稱號。

歷史沿革:

漢以后,為河池縣管轄。

宋元豐年間,為河池縣高橋鎮。

明清時期,為秦州徽縣高橋鋪。

1949年底,為天水市徽縣榆樹區高橋鄉。

1958年,為徽成縣高橋公社。

1963年,復為徽縣高橋公社。

1983年12月,為高橋鄉。

1985年6月,高橋鄉隨徽縣劃歸隴南地區。

2016年,高橋鄉撤鄉設鎮,改為高橋鎮。



以下地名與高橋鎮面積相當: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本图片综合区 | 亚洲欧美人另类成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 天堂mv亚洲mv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一区日韩精品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