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仁和村 | 隸屬:雙龍鎮 |
區劃代碼:620421112207 | 代碼前6位:6204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甘D |
長途區號:0943 | 郵政編碼:7309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坐落于仁和村中心,又管轄下設的6個自然社,因其所在的地區職能,故命名仁和村委會。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甘肅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仁和村為2022年度甘肅省衛生村(社區)。
基本介紹:
仁和村是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雙龍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620421112207,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620421。郵政編碼為730900,長途電話區號為0943 ,車牌號碼為甘D。仁和村與義和村、碾溝村、雙龍村、城川村、黃坪村、永和村、北城村相鄰。
文化旅游:
仁和張氏民居位于白銀市靖遠縣雙龍鎮仁和村,原發裕堡堡內,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系張雄舊居,曰“積德堂”。為四合院式建筑,坐西向東,均為磚土木硬山頂結構。東西長294.5米,南北寬1
北城灘城址位于靖遠縣雙龍鎮仁和村西南3.5公里。地處黃河上游交通、軍事的險關要隘。面積約3萬平方米。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95米,南北寬155米。黃土夯筑城垣,夯層厚0.12--0.14米
歷史沿革:
1984年由雙龍鄉人民政府申報縣政府審批命名。
周邊相關:
仁和村附近有仁和張氏民居、北城灘城址、法泉寺石窟、明長城及沿線城障烽燧、紅軍渡河戰役紀念館、哈思山等旅游景點,有靖遠羊羔肉、大廟香水梨、靖遠旱砂西瓜、靖遠黑瓜籽、靖遠枸杞、小口大棗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