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康樂縣 | 隸屬:臨夏州 |
區劃代碼:622922 | 代碼前6位:622922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甘N |
長途區號:0930 | 郵政編碼:731100 |
轄區面積:約108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5.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3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鎮、10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附城鎮 | 6.21萬人 | 48km2 | 附城鎮地處縣城,總面積48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4個合作社,人均占用耕地0.85畝,人均純收入1328元,總人口18560人,其中…[詳細] |
蘇集鎮 | 1.73萬人 | 蘇集鎮位于康樂縣西北部,距縣城14公里。東接附城鎮,南連八丹鄉,西鄰八松鄉,北靠白王鄉。
蘇集鎮于二OO一年撤鄉建鎮,現轄9個行政村,1…[詳細] | |
胭脂鎮 | 2.17萬人 | 自然環境:胭脂鎮位于附城鎮、草灘鄉和普巴鄉正中位置,總土地面積7.39萬畝,耕地面積2.45萬畝,平均海拔2118米,年平均氣溫6.6℃,年平均降雨量…[詳細] | |
景古鎮 | 1.21萬人 | 73.9km2 | 景古鎮位于康樂縣南部,距縣城約30公里,總面積約73.9平方公里,有耕地2.65萬畝,人均1.8畝,總人口15233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4884人,3…[詳細] |
蓮麓鎮 | 9347人 | 74km2 | 蓮麓鎮位于康樂縣最南端,距縣城47公里,總面積74平方公里。全鄉有12個行政村,67個合作社,2274戶、10910口人,人均耕地面積1畝,其中水澆地…[詳細] |
康豐鄉 | 1.51萬人 | 35.8km2 | 康樂縣轄鄉。1961年設康豐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35.8平方公里,人口1.4萬,其中回族占41%,東鄉族占14…[詳細] |
虎關鄉 | 1.99萬人 | 基本情況:
虎關鄉位于康樂縣東北部,距縣城6.5公里,地處交通要道。全鄉共10個行政村,115個生產合作社,4219戶,22648人,有回、…[詳細] | |
流川鄉 | 1.47萬人 | 39.9km2 | 康樂縣轄鄉。1955年為蘇家鄉,1958年更名流川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39.9平方公里,人口1.3萬,其中回族占8…[詳細] |
白王鄉 | 1.26萬人 | 65km2 | 白王鄉位于康樂縣北部,距縣城約25公里,交通通訊便利,總面積65平方公里,全鄉轄10個行政村,96個合作社,耕地面積2.3萬畝,人均1.8畝,全鄉共有…[詳細] |
八松鄉 | 9690人 | 67.2km2 | 康樂縣轄鄉。1950年設八松鄉,1958年并入蘇集公社,1961年析置八松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67.2平方公里,…[詳細] |
鳴鹿鄉 | 1.13萬人 | 55.1km2 | 康樂縣轄鄉。1961年設哈鹿公社,1969年更名鳴鹿公社,1983年置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0.5公里。面積55.1平方公里,人口1.2萬,其中回…[詳細] |
八丹鄉 | 9034人 | 31km2 | 康樂縣轄鄉。1950年設八丹鄉,1958年并入上灣公社,1961年析置八丹公社,1983年復置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4公里。面積31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
上灣鄉 | 1.82萬人 | 59km2 | 康樂縣上灣鄉地處縣城西,鄉政府所在地上灣街距離縣城12.6km,鋪油公路直通縣城,交通便利,距蘭臨高速大約一小時車程。
上灣鄉東臨縣城,…[詳細] |
草灘鄉 | 1.38萬人 | 草灘鄉位于康樂縣南部,東面與臨洮縣衙下鎮接壤,南與太子山林區毗鄰,西與上灣鄉相接,北與胭脂鄉相鄰。年降水量600—800mm,年平均氣溫6℃,無霜期1…[詳細] | |
五戶鄉 | 8910人 | 43.8km2 | 五戶鄉位于康樂縣南部,距縣城24公里,康冶公路貫穿全境,通訊網絡遍布全鄉,平均海拔2232米,年平均氣溫5.1℃,無霜期114天,年平均降雨量611.…[詳細] |
地名由來:
據《中國地名辭源》載,因北宋康樂寨得名,北宋熙寧六年(1073)置康樂寨,取康泰安樂、民康樂業之意。
基本介紹:
康樂縣位于甘肅省中部。總面積1361平方千米。總人口24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附城鎮,郵編:731500。代碼:622922。區號:0930。拼音:KangleXian。
行政區劃
康樂縣轄5個鎮、10個鄉:附城鎮、蘇集鎮、胭脂鎮、景古鎮、蓮麓鎮、康豐鄉、虎關鄉、流川鄉、白王鄉、八松鄉、鳴鹿鄉、八丹鄉、上灣鄉、草灘鄉、五戶鄉。
歷史沿革
1933年由臨洮縣析置康樂設治局,1940年改為康樂縣,取民康樂業之意。
2000年,康樂縣轄1個鎮、15個鄉:附城鎮、康豐鄉、虎關鄉、流川鄉、白王鄉、蘇集鄉、八松鄉、鳴鹿鄉、八丹鄉、上灣鄉、胭脂鄉、普巴鄉、草灘鄉、五戶鄉、景古鄉、蓮
榮譽排行:
2021年11月,國家民委公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名單,康樂縣上榜。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康樂縣人口數量為25.6萬人,位列臨夏州各縣市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甘肅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0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1951位。
2021年1月,2020年鄉村振興傳播影響力縣區排名發布,康樂縣位列第186名。
2019年8月,2019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出爐,康樂縣在列。
2019年3月,康樂縣上榜2018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歷史沿革:
1932年6月10日,設洮西設治局(治所今蘇集鎮豐臺堡)。
翌年改為康樂設治局(治所今附城鎮新集堡)。
1933年由臨洮縣析置康樂設治局。
1940年改為康樂縣,厘定為五等縣,隸屬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3年12月10日,甘肅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臨洮縣成立后,康樂為其所轄。
1949年8月20日康樂解放,屬臨夏區專員公署。
1956年11月19日,成立臨夏回族自治州,為臨夏州所轄。
1958年